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高度重视铁路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一系列举措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步伐。今天,老百姓随时随地享受“指尖购票”的便利,扫码进站乘车更加方便快捷,95306整体升级,新功能新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货主少跑腿”……拥抱数字经济时代,铁路蹄疾步稳。
准确识变,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和铁路业务融合发展
20世纪90年代,“数字经济”的概念率先被提出。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其蓬勃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铁路部门审时度势、准确识变,将发展触角伸向数字经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提升铁路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铁路业务融合发展。一系列关键举措,构建起了铁路数字经济新生态。
加强铁路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
2016年,适应“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要求,中国铁路总公司从顶层设计出发,发布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以建设智能铁路为主攻方向,确立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蓝图,全力构建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建设覆盖战略决策、经营开发、运输生产、建设管理、资源管理和综合协同六大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构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保障体系,提升信息化支撑生产经营、客户服务、开放共享三大能力。信息化成为铁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
2020年,“深化铁路网和互联网双网融合,发展铁路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被写入《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夯实铁路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
如果说数字经济是一座宏伟的“高楼”,那么网络基础设施就是“地基”。
在天津武清高村科技创新园内,占地约70亩的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正是铁路发展数字经济的“地基”所在。这里是铁路业务应用系统的生产运行中心和全路业务数据的存储中心,为铁路六大业务领域应用系统配置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平台,350余个信息系统已实现“云端运行”,达到了信息基础设施能力的统一管理、弹性扩展。
搭建铁路客票系统世界级平台——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2011年,由中国铁路自主研发的铁路12306网站上线运营。截至目前,12306注册用户已达到6.8亿,累计售票195.8亿张,成为全球最大的票务交易系统,数以亿计的群众因此受益。
如今,“买火车票上12306”已经成为旅客的一种出行习惯,约九成车票通过互联网渠道售出。全国铁路已基本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扫码乘车”、网上订餐等服务让百姓尽享“铁”与“数”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
推进铁路货运与互联网“接轨”——
2015年,95306网站正式上线。作为一个集大宗物资交易、小商品交易、行业资讯、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平台,95306网站大大提升了铁路货运便利化程度。
2021年底,95306实现整体升级。24小时网上办货、精准追踪货物、电子支付运费……新功能新服务惠及万千企业货主,新技术新架构涌动创新发展活力。
此外,货运票据电子化、多式联运平台、国际联运无纸化通关等系统相继应用,支撑跨运输方式、跨国界的物流信息共享,成为近年来中欧班列快速增长背后的“数字驱动力”。
客货运输之外,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电子支付平台等重大信息系统工程顺利投产,铁路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好戏连台。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铁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科学应变,全面加强铁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
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谋划铁路业务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方向,中国铁路起步走的就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上线运营已10周年的12306网站,堪称铁路开展关键数字技术攻关的经典案例。12306网站问世之前,旅客只能在车站售票窗口购票,费时费力,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购票方式破解购票难题。
民有所呼,“铁”有所应。1996年5月,铁道部成立全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总体组),拉开了铁路客票系统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序幕。
此后20余年,铁路客票系统进行了6次大的版本升级,每一次升级都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奋进之路、一条探索创新的奋斗之路。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介绍:“铁路客票系统的余票计算非常复杂,包括客票管理、票价计算、径路计算等,票面信息压缩、加密、存储和读取……网络运算量、信息处理量之大超出想象。”
千钧重担在肩,化作前行动力。以铁科院集团公司为代表的铁路科研团队接连突破了超长票面信息转换加密和一维条形码信息压缩技术,研发出磁读写技术和二维码信息压缩技术,设计了以旅客身份信息为标识的网格化行程管理和全行程共享账本服务技术,让铁路客票完成了从硬板车票、软纸车票、磁介质车票到电子客票的精彩蝶变。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铁路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旅客无接触进出站需求,铁路部门加快了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的技术研发。2020年6月20日,全国1300多个普速铁路车站成功迈入电子客票时代。
现在,12306系统售票能力已达到每日2000万张,旅客可在全国2959个车站享受电子客票“一证通行”的便利。不仅如此,铁路客票系统每年可为社会节约购票的直接交通成本超百亿元。
数据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对数据要素掌控和利用的能力,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作为规模庞大的实体产业,中国铁路已建成并运营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拥有海量的建设、运营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数据在铁路被充分利用起来,成为精准服务旅客货主的“指挥棒”——
依托12306车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精准实施“一日一图”,科学安排运力。
基于用户数据,为60岁以上旅客优先安排下铺。
95306“数字口岸”系统自动抓取集成铁路进出口货物、企业、运输工具等数据,为货主提供更便利的通关服务。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动车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让高铁列车运行安全更有保障。
这些精细化、多元化的服务举措,都得益于铁路对有价值数据的有效挖掘。在发展数字经济的道路上,铁路部门一方面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另一方面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始终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主动求变,全面提高铁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在经历了长期的技术攻关和数据积累之后,如今,数字经济发展正逐步走向智能化升级新阶段。
顺势而为、主动求变,深入推进智能铁路建设,成为铁路主动把握未来、赢得数字经济长远发展的先手棋。
“十三五”以来,铁路部门推动智能铁路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2019年,在中国铁路自主设计建造的京张高铁上,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领先世界。
2020年,京雄城际铁路首次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营三维数字化智能管理,树立了世界智能高铁新标杆。
2021年6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进一步扩大开行范围,融合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智能动车组吸引了众多旅客“打卡”,更完善的设施、更智能的服务收获了群众大量好评。
依托智能京张、智能京雄等重点项目,国铁集团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技术创新,初步构建了智能铁路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我国已成为世界智能铁路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们乘坐智能动车组自在畅行,尽情享受着铁路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便利。
车厢内,空调温度自行调节,体感温度更舒适;自动售货机上,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零食;旅客乘车不但实现了“充电自由”,而且可以畅享5G信号;车载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列车故障预警预判,出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据国铁集团科技和信息化部工作人员介绍,在以京张高铁智能化为代表的智能高铁1.0体系基础上,铁路部门正加快推进智能高铁2.0体系建设,实现设计—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智能建造,装配感知与互联更全面的智能装备,搭载综合管理与便捷服务融合的智能运营平台,推动更多自主创新成果在智能高铁上率先运用。
铁路发展数字经济,既注重最大限度挖掘其价值,又不忘筑牢安全堤坝。国铁集团目前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初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下一步还将打造一支与铁路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网信技术力量,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铁路业务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正不断擦出新火花、寻求新突破。以计次票、定期票为代表的新型票制产品不断扩大覆盖范围,12306的适老化功能让数字经济时代的铁路服务更加暖心,95306整体升级后电子运单比例已经达到95%以上……一个个照进现实的新项目新举措,彰显了铁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共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在可见的未来,铁路数字创新将更加澎湃,数字技术将更加智能,数字红利将惠及更多群众。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