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银发消费潮来临,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新老年”消费特点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乐享型
【提醒】注意资金安全,最好学会使用他人代付功能;不要轻易被商家的广告和宣传语“忽悠”,避免非理性消费
近日,为期一个月的北京银发消费月将为老服务和商品带到老人家门口。老年人的需求及消费热情远超乎想象,不少企业的现场销售转化率超过了10%,也就是说每10个“围观”展位的老年人里就有一个人下单。双十一的抢购大军中,“银发族”也成为网购生力军,和年轻人一起秒杀。
如今,老年群体的消费特点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乐享型,文化旅游、线上消费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
北京掀起银发消费潮为老商品服务将持续进社区
最近,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在北京各大社区落地。30多家北京老字号、200余家品牌企业、数千家门店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老年消费者提供服务。其中,线下活动吸引了周边许多老年消费者前往现场体验、咨询、购买。
今年,北京市商务局增加了落地活动的举办频次,辐射范围大使得更多老年消费者在一个月内,能享受到实惠便利。活动前,对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中央党校社区等在内的老人居住地区进行了消费调研,根据老年群体的需求和喜好,组织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进驻,覆盖日用品、老年辅具、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在一场连续两天的落地活动中,共吸引近5000人次的老年消费者到场参与,日均销售额达到数万元,还有不少老年人在现场预约了健康检查等多项服务。
此外,文化旅游服务也成为活动亮点,包含34个国内旅游、48个国外旅游,以及4个特色康养旅居产品。大量老年人集中咨询了海南、广西、四川康养旅居,以及日本旅游相关线路,有不少老年人更在现场表达预订意愿。部分企业借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购物、饮食、住宿等条件。通过老年人反映的问题和新需求,未来也将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老年产品。
虽然消费月刚刚落下帷幕,但是银发消费热潮并不会退去,多家品牌企业和专业机构将走进各个公共场所,将老年人需求带到他们身边。
从生存型转向乐享型老年人成网购生力军
家住北京的刘阿姨今年71岁,她不仅会在线支付,还会网购、团购,用各种App消费。有时候她还会给外地的孩子们买点东西,直接快递到他们的家里。中国老人以往都被认为是消费能力低、不舍得花钱的群体。但这种认知似乎已经改变,新一代老年人被称为“新老年”,拥有富余的闲钱和开放的心态。
正在进行中的双十一购物节,不少电商平台开辟了主题活动,瞄准老年消费群体。目前,在淘宝直播上每天就约有1000场针对中老年人群的直播,而且还在积极招募中老年主播。天猫有些店铺已转型专做中老年产品,虽然单价不贵,但销量巨大。
阿里巴巴2019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中老年群体逐渐成为数字化消费的生力军。“银发族”不但会点外卖、懂网购、爱旅游,也愿意在中高端体检和医疗美容上花钱。而根据京东发布的重阳节消费大数据,用户搜索关键词前五名分别是老人手机、足力健老人鞋、收音机、营养食品和智能拐杖,“银发经济”呈现出新的消费趋势。
同时,现在的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银发消费正逐渐从生存型转向乐享型。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在该平台下单购买智能手机的老年用户越来越多,2018年,功能单一的老人机销量下降,而老年人购买智能手机的数量却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使用在线支付方式的老年人群数量增加。支付宝数据显示,目前55岁以上用户人数达到1000万人。
注意资金安全不要为囤货冲动下单
老年消费群体增长势头明显,但可能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眼中肉”。作为网购新人的“银发族”也成为容易被风险侵害的脆弱群体。
老年人爱囤货,自从学会网购可能就“买买买”停不下来,一看到弹出来的推荐广告或购物信息,就想点进去看。但他们对网购环境尚不熟悉,可能误操作甚至遇到骗局。网上购物往往要绑定银行卡,涉及资金安全,要格外小心。最好学会使用他人代付功能,让朋友、子女先行代付,尽量不绑定自己的银行卡。
不要以为只有年轻人才会冲动消费,不少老年人也会掉入非理性购物的“陷阱”。尤其是刚接触网购的老年人看到网店价格与实体店相比如此悬殊,顿时产生“不买就是吃亏”的感觉,在海量的商品面前容易冲动购物。因此,年轻人在教会父母上网购物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们理性消费,不要因为价格“划算”,囤积很多并不需要甚至远超实际需求量的货品,反而造成浪费。另外注意提高辨别和判断能力,不要轻易被商家的广告和宣传语“忽悠”。如果买到不合心意的物品,注意运用网购平台的退换货规则,在保持商品原样、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进行退换。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