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动车自燃事件牵动人心。涉事电动车为什么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自燃?对此,目前尚无确切说法,有待进一步调查。
电动车是大众出行代步工具,也是外卖骑手等劳动者的交通工具,价廉便利的特点让其数量迅猛增长。可与“方便”相伴的,却是“猛于虎”的危险。除不规范行驶导致的大量交通事故外,各地因电动车飞线充电、室内充电等引发的火灾比比皆是。有调查显示,国内电动车火灾事故,80%都是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而从两个月前的成都电动车电梯内起火事件,到刚刚发生的杭州电动车路面自燃事件,又提醒我们,电动车的潜在危险绝不只在充电一个环节,保障安全也不只是管住“不进楼”这一道坎。
祸患积于忽微,每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重重隐患。目前,电动车生产源头鱼龙混杂,确有一些“三无产品”;充电、停放秩序混乱,私拉乱接电线,在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区域停放和充电等现象突出;使用安全意识不足,维修检查、更换电池不及时,更有的私自改装车辆和电池,图便宜换上翻新电池……不难看出,电动车从生产到使用,每个环节都存在跑冒滴漏,每个漏洞都可能酿成血的事故,到了必须全链条排查整顿的时候了。
为规范电动车的生产和使用,各方面出台了不少规则、办法。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都下发过文件,“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2019年,电动车“新国标”开始执行,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和其他电动车产品,提示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时,注意认准3C认证。但从眼下来看,效果几何,关键在于相关政策的执行、落实能否到位。治理顽疾,尤须重拳,不能生产的决不生产,该报废的必须报废,强化安全监督,才能重塑行业生态。对于那些顶风违规者,追究责任更不能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当然,除了严“堵”,“疏”的功夫也要下足。比如,“禁止进楼”的同时,安全便捷充电场所的建设也当及时跟上。刚柔并济、多管齐下,治理过程就会少些阻力,治理成效也会更加长久。
在公共安全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严查严管,追责到底,民众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侥幸心理,正确购买和使用电动车,惟如此,才能不让悲剧重演。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