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车生活

    “后补贴”时代 购置新能源车还有哪些顾虑

    经历了前些年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去年继续实现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2017年全年新能源车产销量已超77万辆。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车在国家与地方补贴上的退坡幅度增大,购置新能源车的成本正逐年增加,“后补贴”时代即将到来。面对补贴减少所带来的影响,新能源车还需要排除哪些后顾之忧来继续吸引消费者?

    补贴不再是重点 新能源车政策优势更突出

    去年12月,四部门明确了2018至2020年间新能源车将继续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同时财政补贴相比以前已大幅减少。如今,消费者更看重买新能源车带来的牌照和不限行等政策优势。

    以在北京购买一辆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00公里的纯电动车为例:2016年,消费者可获得最高5.5万元的国家补贴以及5.5万元的地方补贴,共计11万元。2017年,购买同款车型可获得最高4.4万元的国家补贴以及2.2万元的地方补贴(地方补贴不得超过国家补贴的50%),共计6.6万元。仅相隔一年时间,补贴就减少了4.4万元,新能源车正逐渐失去这根“拐杖”。

    相比补贴退坡,新能源车的政策优势愈加凸显。在北京,获得新能源车号牌只需排队申领,而不需参加中签率极低的摇号;在上海,燃油车牌照拍卖竞争激烈,但新能源沪牌可“免费获得”;在深圳,名下已有一辆普通小汽车的个人,如符合增量指标条件,还可以申请一个纯电动小汽车指标。新能源车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哈尔滨、成都、杭州、武汉、南昌、西安等全国多个限行城市也享有不限行的特殊优势。

    私人充电桩不好装 公用充电桩问题多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达21万余个,2017年新能源汽车车桩比约为3.8:1,纯电动乘用车车桩比约为1.8:1。对于许多购买纯电动新能源车的车主来说,安装私人充电桩是最为迫切的心愿,也成为很多购置新能源车消费者最突出的顾虑之一。

    一些纯电动车消费者表示,安装私人充电桩后可有效解决日常充电问题,让新能源车环保、方便的优势充分体现。但现实情况往往是老旧小区车位紧张、固定车位难得,符合私人充电桩的安装条件就更为困难。一些新建小区安装私人充电桩相对容易,但仍需面对与物业、电力公司之间的大量沟通。

    在公用充电桩建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使用问题仍待解决。有时公用充电桩维护不到位,有桩无电、有电不充、充电跳闸的故障现象较为常见;公用充电桩多数在现有公用停车场加装,被燃油车抢位与占用的情况普遍;公用充电桩数量仍较少,排队充电、附加停车费等仍是电动车车主们头疼的问题。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解决这些新能源车在使用中出现的矛盾。例如在2017年11月,成都市宣布在临时占道停车场对新能源车免收两小时停车费。今年1月,深圳正式发布通知,实行在政府定价管理的停车设施内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减免两小时停车收费的新规。此外,扬州、合肥等地也推出了新能源车停车减免收费的政策。

    纯电动车贬值太快 二手车交易顾虑多

    对于普通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的另一顾虑在于车辆贬值太快,导致换车成本高。一般情况下,车况好的燃油车型三年后的残值率普遍维持在原车价的60%或更高,而现阶段纯电动二手车的残值率不容乐观。

    在某二手车交易网站上,一辆车龄三年的国产电动车,其残值率有时仅为新车的30%。据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二手纯电动车电池组的性能衰退现象比较普遍,对车辆残值率影响很大。继续浏览二手车交易网站可以发现,北汽EV150、江淮iev4等早期续航偏低的国产电动车,以及宝马i3等冷门进口电动车残值率相对更低,当下热门车型则相对稍高一些。

    在与一些二手车商交流后得知,看新能源二手车的人很少,大多数是本着“占号”目的。由于新能源车更新速度比燃油车更快,今年的新车到第二年或许就不再有技术优势,二手新能源车残值会因此受到影响。

    对于如何鉴定电动车电池组的衰减程度,目前二手车行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有效的方法,只能对车辆是否有事故、泡水或火烧等做出车况基本判断。正是由于对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状态的不确定与判别困难,影响了车辆在二手车交易中的价格稳定性,这一风险就被市场无形地转化为折旧率。

    目前,部分汽车企业推出了保半价回购旧车、电池组衰减承诺、旧车换新车补贴等服务,以减轻消费者的顾虑。一些消费者也表示,购买新能源车时已做好心理准备,并不会过多地考虑换车的残值率,当下更重要的是能在限牌城市买车。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