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车生活

    汽车玻璃起雾不要慌 除雾气“神器”大测试

    车窗起雾不要慌!除雾气“神器”大测试

    进入冬季或遇到下雨天,大家开车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烦恼:车窗和挡风玻璃太容易起雾了,开车时雾气遮挡视线,有时候连后视镜都看不清。虽然现在的汽车基本都有“除雾”功能,但并不一定好用。有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本期“非常测试”为大家测试一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莉

    天气一冷,或者遇到下雨天,前挡风玻璃和左右侧车窗很容易起雾,非常影响行车安全。大家都知道车上自带除雾功能,但是一旦将功能切换过去,车内的空调又不能保证了,下雨天还好,最多车里“闷”点,但如果是寒冷的冬天,车内温度瞬间就会往下掉。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车窗除雾呢?

    自带玻璃除雾功能效果有点短

    车窗起雾?车友们第一反应就是将汽车空调功能按钮调至玻璃除雾功能上。事实上这种办法见效还算快,如果是在不太冷的下雨天,大约二十秒玻璃视野就清晰了,但在较为寒冷的天气里,起到效果就要用时长一点。

    车天下君留意到,用自带的玻璃除雾功能也有区别,一般为两种,一种是冷风吹,一种是暖风吹。实测发现,冷风除雾的方法最快捷,冷气直接吹到玻璃上,能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道寒冷空气的薄膜,能够迅速达到除雾的效果。不过,车天下君在零下十摄氏度的黑龙江进行这个操作时,感觉自己要冻僵。所以冷风除雾,还是留给夏天雨天的情况下用吧,用空调暖风,才是冬天除雾的正确选择。不过通过空调吹出的热风烘干玻璃表面水汽,实测这个方法效果见效较慢,而且还不能中途停止,一旦停止雾气比先前更浓。

    【提示】一般除雾时调至最低温,效果较快;若调到暖气,侧窗需稍等一段时间雾气才会消散。而且车辆自带除雾功能最大的问题是,效果不能持续。当停止了冷风或暖风除雾,切回正常空调后,行驶一会儿,玻璃又再起雾了。

    某宝除雾喷雾:效果还算不错

    网上售价各异的车窗除雾产品繁多,十几元到近百元都有,从费用和留言评价考虑,车天下君分别买了20元和30元左右的除雾喷雾来进行测试。使用方法很简单:把除雾剂喷到汽车玻璃上,然后用抹布擦干净即可,按照产品所述,这时候玻璃表面已经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保护膜能防止水汽凝结。

    虽然两款喷雾都说自己能维持五到十天,车天下君在东北冰天雪地实测却发现,效果并没有那么夸张,第一天喷上去效果还可以,的确玻璃不容易起雾,第二天就已经要重新喷了。而且,便宜不一定就有好货,20元的喷雾剂喷完之后明显觉得车窗玻璃“很油”。

    自制除雾剂:成本低是优点

    经行内人士指导,除雾剂的原理就是让玻璃变“油”,也可以自制。车天下君将洗碗用的洗洁精分别按照1:5和1:10不等比例兑水,然后涂抹在车内玻璃上,待玻璃干后,除雾效果还算过得去,虽然并不能维持太久。经过对比,车天下君发现1:8~1:10的比例效果较佳。自制除雾剂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在北方低温天气使用效果也不错。不过,对于南方来说不太实用,因为不是经常能预判什么时候适用。

    测试条件:寒冷的冬天或下雨天,车里开着空调,温度适宜,但内外温差导致玻璃起雾。(车天下君趁着东北冰雪试驾之机,利用当地寒冷环境来进行测试)。

    测试车辆:常见的家轿和SUV。

    测试工具:车辆自带的“车窗除雾”功能,某宝售30元不到的玻璃除雾喷雾。

    小资料

    忌边开车边用毛巾除雾

    有的司机朋友喜欢在车里备一条毛巾或一盒纸巾,一旦前挡风玻璃出现了雾气,趁着等红灯或在路边停车,对着车窗玻璃用力擦。这种办法虽然有用,但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擦拭后玻璃上有时候会留下痕迹,而且雾气很快又会出现。车天下君甚至见过有车主一边开车一边拿毛巾擦水雾,真是太危险了!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