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车衣”,顾名思义,就是汽车的衣服。当车辆停靠时,给汽车披上车衣,除防尘,防晒,防雨,防雪霜、防腐蚀、延缓漆面老化之外,还可以防刮蹭、防盗抢。然而,车衣的缺点也相当明显。比如,前后难分,使用费时费力;还比如,车衣脏了之后,丢了可惜,不丢清洗麻烦;又比如,车衣占地方,要占掉三分之二的行李厢。使用车衣,是否真的麻烦?全媒体记者选择市面上最为流行的全罩式车衣,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使用测试。
选购车衣:注意选对车型型号
购买车衣,电商渠道最迅捷。在搜索框里输入“车衣”,就得到超过6000个商家和接近70万种型号供选择,售价从49元~599元不等。
最常见的车衣为全罩式,全罩式车衣又分两种:带拉链和不带拉链。罩上车衣之后,带拉链车衣能够打开驾驶舱,从里面拿东西;而不带拉链车衣则需要卸下车衣,才能打开车门。车衣材料多数是加入抗紫外线涂层的PVC材质,可防尘、防水以及防轻微刮蹭。车衣内部材质需要关注,必须是软质材料,软质材料越厚,防护效果越好,但售价越高。
车衣买多少价位合适?是否需要带拉链?是否需要加厚保护层?这得看个人的使用需求和频率。需要提醒,车衣重量与保护层厚度成正比,保护层并非越厚越好,那会增加使用的难度。
车衣有大小不同的尺码。注意,同样一款车型会有两厢、三厢和旅行车不同的款式,要输入具体车型型号,才能确保买来的车衣可以使用。
使用:一回生两回熟
第一次使用车衣,确实是有点难度。车衣不轻,需要用双手扛;摊开之后,面积非常大;裹在一起时,难以分清前后,装到一半,才知道装反;装车衣需要“左右开弓”,假如是两个人,那很轻松,但只有一个人,需要绕车跑许多次。
测试人员有两位,一男一女。每次使用完车辆,驾驶员都要将车衣罩上,不管多晚。每次罩上车衣,都是单独一个人进行操作,不管是否有同伴。每次罩上车衣之后,都要把车衣的“裙底”扎紧,以免被风“撩”起。
第一次使用车衣是耗时最长的一次:男测试员用时约15分钟,女测试员用时在18分钟左右。好消息则在于,一回生,两回熟,随着使用频次增加,用时不断被缩短。经过一个月30次使用之后,男测试员能够在3分钟内完成整个过程,女测试员稍长,在5分钟左右。
环境、光线、空间对于装卸车衣过程能产生直接影响,最理想罩车衣的条件:风和日丽、白天、光亮、周边空旷。每一个条件不符合,需要增加2分钟的装卸时间。
清洗:确实是件麻烦事
每次使用完,车衣上都会有附着物,最常见是灰尘、树叶、鸟粪。灰尘可以装作没看见,树叶可以手工清除,唯独鸟粪比较麻烦。鸟粪直接掉在车顶,洗车可以洗掉。鸟粪掉在车衣上,清洗车衣,比洗车还要麻烦,这点必须承认。
车衣太大,家用洗衣机塞不进;就算洗衣机洗干净了,也没地方晾晒。此次测试,测试人员采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清洗——手洗。打来一桶水,找个稍微空旷地方,铺开车衣,将脏的地方进行重点清洗,其余地方就简单除尘。清洗完之后,将车衣再罩到车上进行晾晒。
刮风下雨之后,不要立刻将湿漉漉脏兮兮的车衣直接收纳在尾箱,这不仅会弄湿弄脏尾箱,也会滋生细菌,进而污染车厢。测试过程当中,有两次测试人员将湿漉漉的车衣置于尾箱而不顾,一周之后,车衣没有任何变化,没有任何“阴干”的迹象。
可以省下多少洗车费用?
使用车衣之前,洗车频率是一周一次;使用车衣之后,洗车频率降低至一个月一次。单次洗车以30元计算,每个月可以省下90元。测试的四个月时间里,车衣是否避免了小刮小蹭,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使用车衣之后,车身的小划痕和小刮蹭没有增加。
需要提醒,因为车衣不是完全帖服的保护膜,它会和车身发生相对位移,刮大风时更严重,不洗车就套车衣的话,车衣就带着漆面上的尘土和细小沙粒来回蹭啊蹭,类似于轻度研磨,反而容易对车漆造成伤害。
所以,套好车衣后必须将车衣固定在车上,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车衣已经标配了固定绳、挂钩或者是卡扣防风带。固定绳方式比较传统,分别系在轮辋辐条上,就是每次绑和解比较麻烦。卡扣相对简单,把两个带子穿过轮辋辐条或者底盘后,将两个卡扣扣上。
测试结论:
到底该不该使用车衣?经过测试之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要分情况。假如是使用频率高,天天开车上下班,那么即便是停放在露天停车场,也不要经常使用车衣。因为车衣使用过于频繁,比较费时费力,付出收不回人工成本。频繁使用车衣,容易刮伤车漆。
但假如车辆只是周末使用,平时搭乘公共交通出行,那么车衣对于车辆的保护是显而易见,能大幅减少紫外线对车漆的破坏,减少日晒雨淋对车漆的影响。在防止坠落物、烟火爆竹等意外因素对车辆的损害上,车衣也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车衣要适度,过多和过少都不好。对于没有固定地下停车位的车主而言,不管用不用,都要准备一件车衣,放在尾箱。一旦车辆空置超过两天,就费点时间将车衣使用起来。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