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版、文艺版、诗经版、离骚版、七律版……
说起风靡一时的《像你的他》(Someone Like You), 相信很多英文歌曲爱好者一定不陌生,它在2011年单曲排行榜中一共夺得5周冠军。而这首歌再次引起关注,是因为有才的中国网友将其翻译成了各种中文版本,其中文言文版取名为《另寻沧海》。网友们纷纷评论:“文言文版翻译,歌曲顿时到了神一般的境界……”“文言风翻译,果断被戳中泪点了,中文真是全世界最美的语言。”的确,这些翻译,无论外在形式还是内涵表达、意境审美,都彰显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语言简约 底蕴丰富
现代中文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根本,吸收了民间语言的精华,借鉴了外来文化的优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风格。《另寻沧海》这个翻译版本体现了译者深厚的中文功底:“已闻君,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嫁。已闻君,得偿所想。料得是,卿识君望。”言辞简洁,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网友们还将一首英文诗歌翻译成众多中文版本,有文艺版、诗经版、离骚版、七律版、女汉子版等,不一而足,引得围观者赞叹不已:“当英文遇到中文,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翻译版本啊!深深地为中文的唯美博大精深折服了。”其中首句“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诗经版”的翻译是这样的:“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将汉语的简洁美、构句美、声韵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文语言简约,底蕴丰富,给翻译者以广阔的空间。《另寻沧海》的译词“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就是化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典故和名句;而英文诗歌的翻译“子言偕老,吾所畏之”,则运用了《诗经·邶风·击鼓》中的诗句。
意境优美 意味深远
中文不仅具有简约之美,更具有意境之美。在前文提到的那首英文诗歌的译文中,有一个“七律体”的翻译版本:“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荫凉。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怜卿一片相思意,犹恐流年拆鸳鸯。”一幅烟雨朦胧之中,忧郁女子的水墨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中文的情感美、画面美、情调美交织成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美。
中文的意境美,也是吸引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主要原因之一。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的王溪老师是音乐发烧友,她将今年很火的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了》的歌词用于教学。“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她向学生解释说,前两句是借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想法,寄情于景;而后两句说明爸妈已经老了,头发已经白了。她告诉学生,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委婉含蓄,用“柴米油盐”这4个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来比喻普通平凡琐碎的生活。德国学生听了,觉得中文既简洁又意味深远,更加坚定了学好汉语的决心。
神奇翻译 引发思考
网友们评论《另寻沧海》的翻译:“英文歌词翻译成中文全都超级赞,完全不是生硬的直译了,而是带有感情的声音。”可见,在翻译中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就会产生共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贾文浩认为,在中英文的诗歌互译中首先应该注重“诗味”,以诗译诗,译文应该尽量还原诗歌风味;其次还要关注文体,考虑诗歌创作时代,选取合适的文体,有限度、有条件地保留或创立风格,还原诗歌本意。上文中提到的翻译虽然是一种基于英文诗歌而改写的文字游戏,网友们的不同中文翻译版本还是很有趣味的。
在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冉启斌看来,同一首英文诗歌的不同中文译文,很大一部分是摆脱了原文的大胆意译,以求能够尽量切合纯粹的汉语表达。为达到这个目的,很多时候不得不增加很多适合汉语表达的额外文字。从这个角度来看,网友翻译的不同中文版本,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以原作内容为主题、使用不同的汉语文学形式进行的再创作。
在充分把握中文内涵与意境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规范再创造,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学习外文,也有助于彰显中文魅力,更有利于通过文化碰撞融合,达到异彩纷呈的效果。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