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中国大地持续高温,然而,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行业掌门人们来说,在这个夏天,却感觉到些许寒意。
一边是中国车市阶段性低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创下了近4年新低;一边是合资股比逐步放开、进口车关税下调,自主品牌的政策红利正在退潮。自主品牌怎么办?未来发力方向在哪儿?自主品牌车企如何定位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反守为攻呢?
近日,新华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看看大变局时代,这家曾经的自主品牌龙头车企如何寻找发展新动能。
车市的“盛夏”过了吗?自主品牌遭遇发展瓶颈
中国车市前些年经历了长长的“高热”行情,市场增速连续多年高企,国际和国内企业跑步入场,高峰时乘用车品牌多达百余个。
车市数据的飙涨到去年突然踩下刹车,增速戛然而止,整体下滑的趋势延续至今。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的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15.8%和14%。
这其中,自主品牌车企感受到的凉意似乎更大。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新车399.8万辆,同比下降21.7%,跌幅超过大市。
更具指标意义是市场份额,市场普遍将40%作为自主品牌车企站稳市场的重要关口。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降为38.5%,创下了自2016年以来的新低。
在芜湖奇瑞汽车的工厂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普通市民,他对记者说,如今十几万元就能买到一辆合资车,自主品牌价格优势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不过,中国汽车市场和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到了天花板了吗?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似乎并不过度悲观。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是170辆左右,而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数据均在500辆以上,市场仍有较大增量空间。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预计在未来的20年内,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2%的复合增长率。
车企加速分化,技术打底才能致胜
的确,汽车市场的低增速时代已经来临。有人评价,低增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行业洗牌将不断加速,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边缘化品牌或将退市。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前15大车企综合销量的市场份额达73.9%,比去年全年高了1.4个百分点,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市场好的时候可能会掩盖很多矛盾,市场差的时候反而是一些有实力企业的机会。记者在奇瑞采访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坚定和自信。
那么,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奇瑞自信的底气来源于经过近10年的战略转型,已完成了战略布局、体系能力建设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三大战略任务。
“一个企业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深入扎根,所谓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技术就是奇瑞的根,我们要先把技术做好,未来才能发展得好。”
如今,国六排放标准和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等是中国车企的“硬杠杠”,技术储备不足的车企难以通过筛选。
记者在奇瑞第三发动机厂看到,生产线自动化运行程度高,每个环节都只有几个工人,工业机器人载着装配好的发动机驶向隔壁车间。这间厂房内正在生产中国车企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6T GDI发动机,也是自主品牌首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直喷汽油机。
目前奇瑞已累计申报专利170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11000多项,位居中国汽车制造业前列。
在奇瑞前瞻技术研究院,记者看到了奇瑞对未来几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布局。奇瑞计划在2020年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2025年实现 L4 级高度自动驾驶;新能源方面,除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外,氢燃料电池是主攻方向之一,未来可3分钟加满氢气,续航700公里。
其实这些年大放异彩的自主品牌车企,都离不开对研发的大幅投入。敢于坐“冷板凳”,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做技术,才是扛过市场风浪的法宝。
“即使跌出国内汽车销量前10名,我们也要变革。”尹同跃和奇瑞从前的决心如今转化为正果。
数据显示,上半年,奇瑞集团自主板块销量28.5万辆,同比增长8.5%,远超市场均速。6月份,奇瑞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突破4%,创下近30个月新高。
与此对应的是,上半年,有数十家乘用车企业的销量不足万辆,一些曾经红火的自主品牌跌跌不休,市场占有率几乎忽略不计。
向下接地向上问天,自主品牌的突围路
相比合资品牌,中国品牌车企影响力较弱的现实将长期存在。低增速时代,自主品牌更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奇瑞认为,在技术支撑之上,适应年轻人和下沉市场,实时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是自主品牌谋求空间的发展路径。
今天,一方面中国的年轻人生长在互联网时代,对特定品牌的执念有所减弱,电动化、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正不断成为年轻消费者心目中的必选项。这要求中国车企要抓住年轻消费者的特点,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打造适应他们需求的汽车。
另一方面,中国下沉市场的空间十分广阔。据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测算,中西部目前千人人均汽车保有量仅有120辆左右,且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省会等少数几个较大城市中。
“中国四五六线城市及县乡一级市场的90后95后年轻消费市场增长依然有非常大的潜力。”贾亚权说,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以激发出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不过从长久来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正面碰撞不可避免。如果中国车企固守低端领域,就无法应对合资车价格下降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挑战。如今奇瑞、吉利等又推出了高端子品牌,再度挑战合资品牌的“固有领地”。
业界普遍认为,此轮冲高与上一轮不同,因为自主品牌取得了长足优势,很多汽车产品完全可以在技术和服务上已经能和合资品牌一较高低。
中国车企高端化可以发力的另一个方向无疑是电动化。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7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乘联会分析,新能源车颠覆传统车趋势已经体现,在微型车级别,电动化比例高达90%。奇瑞小蚂蚁eQ1即是微型车,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
中国车企电动化速度相对较快,贡献了新能源汽车产销的绝大部分,且从电池电机到电控领域均具备了自主研发的能力。技术、经验以及和互联网企业的密切配合构成产品力和影响力,产业变革最终转化为消费者的美誉度。
不过奇瑞认为,中国车企向上的道路既阻且长,还需坚定信心,在漫长的试错中螺旋前行。
“外战内行”的奇瑞靠什么成为自主品牌走出去的主力军
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不断将视野拓宽至海外市场。而国内汽车产销量下滑的压力,又进一步督促自主品牌征战海外,以寻求新的突破点。
在走出去的自主品牌中,奇瑞是当之无愧的先锋。数据显示,奇瑞累计出口超过150万辆,已经连续16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日渐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
奇瑞的出海之路有“三步走战略”:一是以出口贸易形式为主,让产品“走出去”;二是布局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扎根当地“走进去”;三是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推动品牌“走上去”。
奇瑞现在海外市场做得好,属地化运营起了重要作用。奇瑞根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消费习惯等,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品的适应性开发和运营策略,从而建立了品牌优势。
此外,奇瑞在全球各地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了全球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加快了奇瑞汽车国际化发展进程。
事实上,在走出去的方式上,不少自主品牌近年通过并购、投资建厂等方式,也实现了从产品“走出去”到工厂和研发中心“走进去”的转变。比如长安汽车在全球拥有35个整车和发动机工厂,而比亚迪则在欧美多个国家建立纯电动巴士工厂。
如今,奇瑞等自主品牌的出海之路尚处在第二步。按照奇瑞的规划,第三步将在2020年开始实施。
“我们做奇瑞的初心是希望打造一个国际品牌。”尹同跃说,奇瑞将给后人留下一个大的产业、大的事业平台,给国家带来一个真正的长产业链的工业集团。
只是海外布局的第三步不会那么容易。奇瑞和怀有同样目标的自主品牌将会面临重重挑战,但这一步是提升国际影响力必不可缺的。车企能做的,只能是在保证产品力和技术实力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国别的消费者定向开发,一步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