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车生活

    九夜茴面临转型:正写自己最后一部青春小说(图)

      印象

      30岁就觉得

      自己在变老

      去年底,根据网络畅销小说《匆匆那年》改编的同名电影票房大卖,同时电视剧版《匆匆那年》也在搜狐视频网站热播。趁着这波热浪,《匆匆那年》电影版图书也再版发行。原作者九夜茴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正在写的小说《曾少年》是自己最后一部青春小说,“我在不停长大,不停变老,对这个世界观感产生了变化。《曾少年》之后我的青春文学小说也会告一段落了。”

      郭敬明、韩寒等一批“海派”青春文学作家和九夜茴、孙睿等一批“京派”青春文学作家都是八十年代初生人,崭露头角于十年前,他们还在正当青春的时候,作品描写的也多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故事。但随着作家本人年龄的成长,这批已过而立之年的作家显然不再满足于再靠描写学生时代的“纯爱”故事来吸引读者,这一代青春文学作家在经历作品超级畅销之后,面临着一次转型。

      全面参与电影《匆匆那年》拍摄的九夜茴是青春文学作家中少数幸运的,每一部小说的影视版权都已经被买断的作家。她今后更加熟悉的职业除了写小说,更多的精力会用来做编剧。韩寒、郭敬明和孙睿都已经向着导演转型,九夜茴却表示无意当导演。去年爆红的作家张嘉佳书中的十篇短篇小说影视改编权卖掉,他表示近期没空写新书,因为要忙着做编剧。然而九夜茴的态度是坚持一手编剧一手小说兼顾,表明不会离开文学创作,但确实要来一次结结实实的转型。

      九夜茴转型之后的创作可能会写自己家族的故事。“我们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大家族,从小就听爷爷奶奶给我讲家族的故事,我想光是把这些故事写出来就够精彩了。”

      九夜茴的另一本畅销青春爱情小说《初恋爱》的新版图书也于近期上市,据悉,《初恋爱》是九夜茴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催泪、结构最好的作品,其影视版权再次由凤凰联动拿下。

      对话

      对电影《匆匆那年》有遗憾

      记者:有人说你小说中的爱情全是初恋的青涩,为什么只写这样的爱情?

      九夜茴:我是对青春有执念的人,我始终认为不管说什么大话,“有一颗年轻的心”,都是一种托词。你还是变老了,你开始没有精神,开始长白头发,皮肤不再紧实,你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了固定的看法,没那么多好奇心了,你离最好的年纪很远了。一生中只有这么一个美好的阶段,我想成为一个记录者,就是喜欢这个年纪的那些少年,就是想写关于他们的故事,所以之前的精力全都在这样题材的创作中,都是青春爱情的小说。

      记者:之前你说过自己想要转型,是因为年龄原因还是青春文学市场已经饱和了?

      九夜茴:我在不停长大,不停变老,对这个世界观感产生了变化。从这次我最新要出的这本《曾少年》之后,我的青春文学的小说也会告一段落了,可能会停止不写了。因为距离青春远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感觉没有那么细腻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在不停更新,所以也会想写更多的东西。

      记者:但其实青春文学已经成了你的标签。

      九夜茴:记得我当年刚写《匆匆那年》的时候,市场上几乎没有这种作品。我有个出版商朋友,看了以后非常喜欢,想签,但并不对它抱有多大的期望,因为现在这个市场上大家更喜欢看穿越小说、历史小说、玄幻小说,不是这种小说,可能出来之后会没人看。但《匆匆那年》第一版2008年出来的时候,有一种横空出世的感觉,突然大家就从一群穿越小说中发现图书榜的榜首被一本青春小说给夺回了,从此之后慢慢地青春文学的市场又一点点热起来。

      记者:现在同样写作青春爱情的作家已经很多了,你觉得同类型的写作者多吗?

      九夜茴:其实青春文学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文学类型,永远有人在写青春文学,角度都不一样,都会写自己想写的故事。我们80后长大成人到而立之年之后,90后也慢慢成长起来了,他们的青春难道不值得书写吗?所以一定会有人继续写下去,只要有人还在青春里,就一定有人在写关于青春的小说。

      记者:电影《匆匆那年》你也参与了,做电影和写小说有什么不同?

      九夜茴:我一直参与这个电影从筹划阶段到最终剧本创作到现在的宣发。写这本书只是我一个人刻苦就够了,自己坐在椅子上拿个笔记本电脑,端杯咖啡,花一年的时间就把它写出来了。但做电影的时候,是几百人在为这四个字“匆匆那年”努力着。

      记者:你对电影拍出来的效果满意吗?很多看过书的观众对电影并不满意。

      九夜茴:可是当它完成的一刹那,每个影片就有了自己独立的命运,所有参与创作的人在这时候没有任何能帮它的,至于它以后在市场上闯出怎么样的成绩,就看它的了。也会有遗憾,是不是那时候做这样的决定会更好一些,但这些都不要紧,对我来说就祝它好运气吧。

      记者:你觉得导演张一白表达出了你小说中想要表达的内容了吗?

      九夜茴:我和张一白导演很早就认识了,私交很好,所以并不存在一般改编作者和片方之间那种特别强烈的距离感。我们俩之间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他就会时常到我们家来吃饭的那种朋友。我们两个之间还是比较信任和尊重的,不管是从选演员还是讨论剧本,都是大家一起来的,中间也会吵,甚至会吵得很凶,最后再互相妥协,就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电影,这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记者:从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九夜茴:改编真的是一件挺难的事儿,以《匆匆那年》这么长小说的体量来说,是一部112分钟的电影很难完成的,它排版之后有五十多万字,人物多达几十个,人物关系复杂。长达15年的故事压缩到两小时之内表达出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剧本会把人物线索重新梳理,会有一些桥段的舍弃。在这种时候,我认为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少的,就很强烈的跟导演说理由,他如果不听我会很着急,会跟他争执。我跟他说,我不是一个人坐在这里跟你讨论剧本,我代表了身后的千万读者,后来成了剧组的一个段子,说九老师有千万读者跟她在一起呢。 本报记者陈梦溪

      九夜茴

      本名王晓迪,北京女孩,生于1983年。

      曾就读北京市第25中学。

      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毕业。

      2005年凭小说《花开半夏》一举成名。随后出版《风不飘摇,云不飘摇》、《匆匆那年》等畅销小说,开青春文学的新风。成为80后作家中又一位领军人物。

      其代表作《花开半夏》、《匆匆那年》、《初恋爱》被改编为影视剧。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