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安上“智慧大脑” 嘉兴打通城市交通的“任督二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智于管理、慧及民生”,这是城市发展的理念。

    2015年,嘉兴成为全国3个获批创建“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城市中唯一的三线城市,嘉兴市的新型智慧交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一条智慧、创新的城市治堵道路走出“嘉兴经验”。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第一个“五年治堵”部署的决战之年,也是科技治堵的全面提升年,回头看过去,是为了汲取更好的经验;砥砺前行,迈向未来,是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互联网+”下的智慧出行

    前几年,家住嘉兴市南湖区澳洲花园的陈先生早饭必定是在公交站台上吃的,他生怕在其他地方多耽搁了一会,就错过了公交车。

    但自从去年6月份手机上装了“车来了”APP后,陈先生就再也没在飞扬的灰尘中吃早餐了。“‘车来了’的信息挺准,我一般等公交车到了前一站后,才从家里走出去,时间刚刚好。”因为“车来了”,陈先生说他的早餐变得丰盛起来,不仅能在家里煮粥喝,还能去附近早餐店换换口味。

    “今年2月,嘉兴市与‘车来了’开展深度合作,促成全国首例‘车来了’公交大数据分析平台正式落地嘉兴。”嘉兴市治堵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4月,国内领先的实时公交查询工具“车来了”就正式在嘉兴上线,并拥有了一大批用户,今年又再次深度合作,通过对车辆GPS数据、公交IC卡刷卡数据、道路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了实时监测、运力和畅通指标分析、营运分析等10大模块、72个功能点、90项行业指标计算,“尤其是通过对线路站点客流、出行时间段特征、用户出行次数、出行距离、换乘等特征分析,给出高峰大站、排班调整、班次直达、运营时间等线网优化建议,有利于推进公交行业精细化管理、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持续进行公交线网优化。”

    嘉兴的智慧交通并不仅仅如此,陈先生的智慧出行正在升级。从今年的8月份开始,城市公交推行“移动支付”方式,“解救”了偶尔会忘带公交IC卡或者零钱的陈先生。

    “上了公交车,发现公交IC卡已经余额不足,还好通过支付宝可以刷卡乘车。”12月12日上午,上了9路车的陈先生一刷公交IC卡,发现余额只有5角钱,要是换在以前,在没零钱的情况下,他要拜托其他人帮忙换零钱,但是现在,他把手机往刷卡机器的下部一放,等机器发出“扫码成功”的声音时,他就已经购票成功了。“因为互联网,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智慧,出行也更加便捷。”陈先生深有感触。

    记者从嘉兴市公交公司获悉,截至12月12日,城市公交17条线路、236辆公交车实现“移动支付”,城乡公交正在大步追赶进度,目前有4条线路、50辆公交车可以“移动支付”。

    而公交的“智变”不仅限于嘉兴市本级。从本月起,桐乡已有6条公交线路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功能,嘉善县成为全市首个实现全辖公交“移动支付”全覆盖的地区。嘉善市民及境内外游客持任一银行发行的“62”开头的银联金融IC卡,都能刷卡购票乘车,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通过手机Pay等实现购票乘车,也可以通过银联钱包、支付宝APP进行扫码乘车。

    交通领域的智慧升级,不仅让市民坐公交方便了,开车也变得轻松起来。“现在早晚高峰时段出门,一定会用手机看看哪里堵车,好多导航都具备这个功能,只要看到某条线变成红色了,就不能往那里开。”史小姐家住南湖区,上班地点在秀洲区,是早晚高峰时段车流大军中的一员,为了避免被堵在路上,史小姐如果发现几条主要道路都很拥挤,她会提前或者推迟出发,“错峰出行,可以节省时间。”

    “市民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尽可能绕过拥堵路段,而我们则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精准打击堵点。”嘉兴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嘉兴基本建成交通运行指数系统以来,系统稳定并基本反映了嘉兴市区道路运行情况。去年6月,嘉兴市又开始每月编制“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分析评估报告”,详细分析了市区3个交通常态严管示范区等重点区域、中山路等主要道路及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以及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运行状况,并从专业角度进行拥堵原因分析及采取具体改进措施。

    科技治堵,正在努力让百姓出行之路变得通畅起来。

    公共自行车将进入扫码时代

    “公交车+共享单车”的组合,就像“咖啡和伴侣”一样,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方便。今年的网红“共享单车”,嘉兴市民是不陌生的,小鸣、ofo、摩拜、哈罗单车、DDBIKE……从今年3月开始,“共享单车”开始“霸占”嘉兴街头。

    “‘共享单车’租赁比较方便,通过手机交保证金后,扫二维码就能租到车。相比之下,租赁公共自行车会稍微繁琐一点,需要到服务点办卡。”对于到嘉兴的游客来讲,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共享单车”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

    如何打破目前的僵局?为此,公共自行车将进入扫码时代。目前,嘉兴市正在向第三方平台“叮嗒出行”开放公共自行车站点桩位的详细即时信息,今后,市民可以通过“叮嗒出行”APP,自由选车、租车和还车。

    “这个项目正在实施中,力争明年上半年能完成。”嘉兴市治堵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升级公共自行车系统,并在锁止器上贴二维码,市民和外地游客就能轻松租赁公共自行车,也不需要再到服务网点办理租赁卡,“跟‘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公共自行车必须归还到租赁网点,这样也便于管理车辆。”

    公共自行车触网“叮嗒出行”,基于嘉兴市推进城市交通数据逐步开放的工作。“在智慧交通建设中着手实施城市交通数据开放,是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交通大数据的潜能,深化大数据在嘉兴交通行业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创新应用。”嘉兴市治堵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嘉兴市逐步明确数据开放条件、对象、形式及流程等,有效规范交通数据开放。今年,市智慧办结合数据的实际运用,对城市交通数据的开放目录进行了更新,更新后的数据由嘉兴市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统一发布,在智慧嘉兴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中设置“交通出行”一栏,同时通过智慧出行网站、移动终端(禾行通)、可变情报板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公交、公共自行车和停车等实时信息,向互联网服务商“车来了”等逐步开放城市交通数据。

    “互联网+交管服务”

    数据替市民跑腿

    前几天,市民张先生在文昌路上开车不小心闯了一个红灯。不过,张先生这次没有像过去那样,直接到交警大队设立的交通违法受理点处理,而是掏出手机,通过“交管12123”手机客户端,直接处理了这个罚单。

    “现在有了这个APP,处理罚单方便多了。”张先生感叹,现在手机点一点,需要办理的业务都能轻松办好。

    “让数据多跑腿,让市民少跑路”,嘉兴市公安交警部门推出的“信息惠民”战略,正在改变市民传统的处理方式。据介绍,通过重点建设和完善嘉兴市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jix.122.gov.cn网页、12123全国统一公益类服务短号、交管12123手机APP、12123交通安全语音服务热线四大服务渠道为骨干、支付宝服务窗、政务服务网、嘉兴交警微信公众号为支撑的便民服务渠道,基本形成了“互联网+交管服务”体系的全覆盖。“互联网上130项在线服务中的23项可实现网上办理。”市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互联网+交管服务”,形成了24小时不间断的交管服务新格局、新方法和新服务。

    目前,互联网服务平台已拥有各类注册用户近65万人,交管12123手机APP下载量近30万次,平台总访问量达到7500余万次,办理网上业务总计近405万笔,网上支付金额近1.73亿元,对平台评价次数近78万余次,好评率为95.73%。

    随着“互联网+”新服务的全面推广应用,实实在在地减轻群众负担、有效减少交通出行,为多途径治理城市拥堵提供科技支持。

    完善数据“云空间”

    助力交通更智慧

    2013年,嘉兴市出台《嘉兴智慧交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4年多来,在“智于管理、慧及民生”的理念下,围绕惠民便民、服务经济两大主题,基本建成一平台(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二中心(便民交通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综合交通协同指挥中心),实现了二服务(公众服务、物流服务)和四管理(基础设施管理、运载装备运营管理、交通秩序管理、应急管理),完成四体系(网络与核心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建设,下一步将对智慧交通建设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确保各模块科学、经济地快速推进。

    城市治堵即将迈进2018年,科技治堵的脚步不会停止。嘉兴将结合“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创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从建立城市交通大数据库、完善智慧交通建设、完善行(停)车诱导系统、完善智慧公安建设入手,推动科技治堵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会持续提升科技治堵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嘉兴市治堵办有关负责人称。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