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代表建议:打造城市立体交通,建“空中走廊”

    今年的珠海“两会”上,交通拥堵问题持续引发热议。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等利好,面对即将汇聚而来的人流、车流、物流,珠海如何破解拥堵?怎样提升交通出行效率?建城市立体交通、打造“空中走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使用公共通勤车辆;建设智慧公交,吸引人们多乘坐公交出行……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支招

    1

    打造城市立体交通

    市人大代表万晓丽指出,近年来随着珠海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道路严重拥堵的问题无法回避,不仅影响珠海城市发展活力与城市竞争力,而且降低市民幸福指数,“交通拥堵使出行的舒适感荡然无存,导致车主烦躁易怒和交通事故增多,交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拥堵。”

    本届“两会”上,万晓丽提交了《关于尽快在珠海市发展立体公路交通的建议》。她认为,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车多,而在于城市道路缺乏科学规划。导致道路拥堵的原因主要是交通节点没有设计车辆分流行进线路、所有的车流都汇集在同一个平面交叉路口,接受交通信号指示灯放行。但是平面交叉路口同一时间一般允许一至两条线路通行,其他多条线路让行,毫无疏通效率可言,交通梗阻必然造成交通拥堵或瘫痪。

    万晓丽随后援引了发展立体交通较早的澳门和广州荔湾区为例,称珠海城市小,恰恰是发展立体交通的不二选择,道路交通立体分流最大的优点就是解决了路口车辆互相干扰的问题,使得车辆可以快速通过交叉路口,行车速度不停滞,道路的通行能力就上去了,各行其道的机动车辆能迅速到达目的地,减少驻留在道路上的时间必然降低拥堵现象。

    支招

    2

    建人车分离的“空中走廊”

    万晓丽同时认为,交通拥堵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人车分流”的路线设计。人车争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却迟迟没有解决,不仅增加拥堵程度,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万晓丽还以香港为例,珠海紧邻港澳,地理环境相似,但交通状况却存在天壤之别。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香港,也曾出现道路拥堵不堪的状况,但是香港应变积极,大规模改造了步行系统,先后建成近600条空中走廊和人行天桥与地下通道相结合,组成了一个完善的步行系统,形成“人在空中走,车在地面行”的立体交通景观。

    “珠海城市现状决定道路平面拓展空间有限,但向空中或地下拓展,打造高架、下穿或利用地势起伏落差进行对接成为立体道路交通体系,可以大大改善人车通行效率”,万晓丽在建议中表示,建设人车分离的“空中走廊”,优化人行道路安全,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路权分配”理念,人人享有公共通行权,又可避免人车混行、人车争道现象,交通秩序井然,“珠海作为浪漫之城,完全可以设计突出城市个性、富有人文创意的‘空中走廊’、‘人行天桥’,作为城市一景。”

    支招

    3

    建智慧公交

    市人大代表罗军则建议珠海大力建设智慧公交,从而提升公交服务,引导市民乘坐公交出行。

    罗军说,珠海公交站场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站场设施落后让乘客公交出行体验差,现在的公交站场与候机楼、港口码头差距太大,严重影响了珠海海滨花园城市的美好形象,也降低了公交出行对市民的吸引力。珠海应当将智慧公交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范畴,加大公交车GPS设备、站场、站台的WIFI建设及智能化站牌建设等等,通过智慧公交建设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增加公交出行的吸引力。

    支招

    4

    提高企业公共通勤车辆使用率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员工上下班出行难问题,珠海不少大企业均购置有公共通勤车辆接送员工上下班。

    市人大代表周晓鸣认为,珠海应当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公共通勤车辆的使用率,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保障民生,更能营造绿色出行的良好氛围,保护环境。

    周晓鸣在其撰写的《关于解决企业公共通勤车辆使用问题的建议》中表示,珠海城市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且无地铁类大型公共交通的分流,导致上下班高峰期城市主干线拥堵严重。虽然近期公共单车的大量投入和使用减少了一部分压力,但对于来往于西区和市区的上班一族来说选择公共单车作为通勤交通工具显然不切实际。于是企业公共通勤车就成了员工的最优选择,不仅对于个人经济方便,也不给城市“添堵”,实现双赢。

    周晓鸣走访发现,企业公共通勤车辆使用和管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少集中停放场所。上班期间车辆停放各工厂无可厚非,但下班将员工送到家后却无处可停。许多大型公共场所或停车场不对外开放,部分企业反映车辆因不正确停放而被罚款的事时有发生。

    “虽说的确有空余的停车场,但一般企业通勤车辆较大,普通小型或室内停车场所无法满足停放要求”,周晓鸣说,出于保护环境和节约成本的考虑,一些企业计划使用电动车辆代替传统车辆,但由于公共场所缺少充电设施,无法保障电动车的正常行驶,又让企业有所顾虑,迟迟不敢选择新能源车。

    周晓鸣建议珠海将部分深夜无人的公共场所(如体育中心)、街道或政府停车场划定区域,在不影响场所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供企业通勤车辆限时集中停放,同时在固定的车辆停放点加装充电设施,保障电动车辆的正常维护和行驶。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