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重庆市嘉陵江畔的一处观景平台上,几乎每天都挤满了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他们专程为观看轻轨列车而来。
一列列轻轨列车飞驰而来,直接从观景平台旁的一栋高楼穿过,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重庆是中国最大的山城。这座拥有3200多万人口的直辖市,主城区修建在层层山峦之上,长江和嘉陵江穿城东去,将城区分隔成不同的区域。
凭借颇具特色的山城地貌,重庆已跻身为中国旅游“网红”城市。《2018年中国旅游城市榜单》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重庆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5亿人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列。
“轻轨穿楼”是最受游客青睐的“网红”景点之一。时而跨江而过,时而穿山越岭的轻轨列车,与“地上”的公交车和“天上”的过江索道组成山城重庆的立体交通体系,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被游客戏称为“魔幻立体交通”。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山高坡陡的重庆,从出行困难到建成立体的交通体系,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完成的。
86岁的刘诗临是一名退休多年的摄影记者。他家中收藏着几本厚厚的影集,一张张照片清晰地记录着重庆40年公共交通变迁史。
“40年前,重庆市民出行主要靠的是‘气包车’。”刘诗临指着影集里的一张照片说。照片上,一辆公交车的上方,载着一个大大的“包”,包里装的是“瓦斯”,这种可燃性气体是气包车的燃料。
刘诗临回忆说,车上的气包一开始很鼓,随着气体燃烧慢慢瘪下来,车在山路上爬行,气包也跟着东摇西晃,“气包车”空间狭小,拥挤不堪,而且速度慢,上坡时总让人担心能否爬得上去。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着公交车型的更新迭代。”重庆公交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上世纪90年代,天然气压缩技术问世,压缩天然气公交车成为主力车型;进入本世纪后,能源革命催生出续航里程更长的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去年以来,更为节能环保、动力更强的新能源公交车出现在重庆街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社会发展加速,重庆城区也向长江和嘉陵江两岸扩展,只靠公交车已无法满足人们出行需要。1987年,长江载人索道正式开通运营。
刘诗临提到的长江索道,也跟轻轨一样成为重庆的“网红”景点。数据显示,重庆长江索道2017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本世纪以来,重庆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公交车和索道速度慢、容量小,重庆决定建设轨道交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出行难题。
各国专家到重庆考察后一致认为,重庆地势起伏、弯道极多,建设轨道交通体系几乎不可能。而重庆并未就此放弃,经过对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系统的调研,选择了最适合山城地貌的跨座式单轨。
重庆轨道集团工作人员邓熙说,与传统的双轨交通系统相比,跨座式单轨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节省土地等优势,与重庆山多坡陡、道路崎岖、人口密集等特点高度契合。
2004年,采用日本技术的重庆轻轨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打破了重庆无法修建轨道交通的预言。
“起初我们不得不采用国外技术,但经过自主研发,重庆的轨道交通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邓熙说。
如今,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已从1条发展到8条,通车里程达到313公里,位居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位,平均每天200多万人次乘坐轻轨列车出行。
“山城重庆从出行不便到建成立体的交通体系,既是重庆人不断突破地形条件限制的过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的见证。”刘诗临说。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