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体化提速,区域经济优势互补,携手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2020年,成渝地区迎来了大发展的一年。
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0月22—24日,2020重庆国际创投大会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召开。论坛上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创始人、经济学家等,研判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走向,寻找新的投资热点,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出谋划策,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投中心,为重庆的创新发展注入源动力。
魅力来自
定位背后的无限期许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10月16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又迎来了重大进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会议还特别提出,成渝地区要“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相比1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利于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要求而言,显示了中央对于成渝地区更高的定位、更深的期许。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范围内包括了重庆各个区县,以及四川省的成都、自贡、德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里集中了川渝两省市九成以上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可谓是川渝的精华部分。
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的过程中,川渝两省在全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三季报十分亮眼,四川前三季度GDP34905亿元,同比增长2.4%;重庆前三季度GDP17707.1亿元,同比增长2.6%;四川和重庆前三季度GDP之和为52612.1亿元,占全国的7.2%,较2019年占全国的7.08%而言又有所增长。这显示出了作为川渝的精华之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良好势头和远大前景。
可以预见,成渝地区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进一步参与“双循环”等内容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这也是成渝地区作为面向欧亚的桥头堡和枢纽,以及在全国最早开通中欧班列(渝新欧2010年开通、蓉新欧2013年开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发挥重要作用(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形成三条主通道)、合作共建川渝自贸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区域,所应该有的担当和作为。
从川渝在2020年前三季度在开放型经济上的表现来看,重庆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613.9亿元,同比增长11.4%,较上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910.1亿元,增长10.3%;进口1703.8亿元,增长13.3%。9月份,进出口总额630.3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389.3亿元,同比增长16.9%;进口241.0亿元,增长22.1%。前三季度,全市外商直接投资14.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7个百分点。
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5916.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比上半年高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3374.6亿元,增长23.1%;进口额2542.1亿元,增长22.2%。
四川和重庆作为西部的外贸实力数一数二的地方,取得双位数增长的背后,与两地在内部形成了国家级新区、自贸区、高新区等一批外贸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是密不可分的。以重庆为例,2019年,重庆自贸试验区创造了全市70%的进出口贸易额,集聚了全市25%的外资额,今年也在继续书写着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魅力来自
不断成长的交通奇迹
川渝的距离,越来越近。
从清晨到深夜,成渝客专不断穿越群山、呼啸而过,从出发到抵达,最快不到1小时20分钟。
“变化很明显,客流量一年比一年多。”成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客运段列车长罗希雅说,“不只是双城,整个地区都在同城化。有些乘客背着背篓,带着家乡的新鲜肉菜,几天一次,给成都或重庆的家人送去。”
但这还不够,双城经济圈呼唤着“更快”与“更近”。深秋夜深,每日行车一结束,数千名施工人员就开始对沿线站房、信号等进行改造施工。
“成渝客专提质改造项目完成后,两地高铁运行全程将缩短至1个小时以内,形成‘一小时生活圈’。”重庆市发改委主任董建国介绍,31个两地共同谋划实施的重大项目,目前已相继开工建设20个。
重大项目中,高速公路和高铁很多。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唐文金表示,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领域,也是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当前,成渝中线高铁完成可研鉴修审查,成达万高铁项目可研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并完成可研审查,渝西高铁正按评审意见开展可研报告鉴修工作,渝昆高铁(川渝段)项目施工图已完成初审。内江至大足、资中至铜梁、江津至泸州北线、泸州至永川、渝武高速扩能、广安过境高速公路东环线及渝广高速支线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均在加快建设。
不止于此,两地还协同改革创新,携手推出一大批服务企业的新招。“今年6月,重庆海关和成都海关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立起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工作机制。”重庆海关关长山巍介绍,两地海关选取外贸依存度大且贴近群众生活的六大类消费品和食品,联合开展研究,精准指导外贸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从上海到宜宾,现在可以享受水运通道沪渝直达快线的红利,水路省了10天时间。”重庆港盛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勇说,成渝两地海关联手简化流程,现在重庆到宜宾水水转运无需海船换江船了,一次转关即可。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高速要来了!
高速公路作为老百姓快捷交通出行和现代物流道路运输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有助于完善成渝地区交通网络、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获提质增效,据悉,四川将于2021年上半年优先开展成渝之间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
此前四川已通过取消省界收费站工程建设,统筹兼顾平安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需求,提前实施了1500多个外场门架设施,做到每两个收费站之间、转换枢纽之间都有门架设施,具备供电、供网能力,为平安智慧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打下基础。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执法总队)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0年,四川将结合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及疫情防控新形势、新需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平安智慧高速建设顶层设计,完善平安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四川2021年这样干:
在2021年上半年,计划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契机,优先开展成渝之间高速公路、成都放射线及盆地周边主要高速公路平安智慧高速建设工作,形成平安智慧高速体系;
2021年下半年,计划在路网全面推开,力争提前完成平安智慧高速建设工作。同时,加强与在建高速公路对接,指导在建高速公路公司按照统一方案和设计标准同步开展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目前,我们正在完善全省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方案编制完成后,各高速公路公司将按照方案要求,根据各自路段已有设施设备完成各自路段方案设计,并逐步开展设备采购和建设实施。
魅力来自
澎湃激荡的创新活力
10月12日,重庆市、四川省经信部门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管理办法》,并启动了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10月16日,成德眉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同城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四市将在经办服务、异地就医、转移接续、服务协议等多项重点工作开展协作。今年年底前,四市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率达到100%。
10月16日,2020年渝西川东网信协作联席会议暨“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业务培训会在重庆荣昌举行。重庆市委网信办以及来自川渝两地的16个市(区)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表示将以“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为契机,推动渝西川东网信协作持续走深。
10月19日,四川省、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泸州市共同签署了川渝地区协同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川渝两地房地产展示平台正式上线。
为进一步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继续协调推动川渝合作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截至9月底,今年推出的31个、总投资5563亿元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20个,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
10月21日,川渝两省市政协首次开展远程联合协商,助力两省市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2020年,是双城携手共进、大手笔接连不断的一年:牵手3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563亿元;能源一体化正加速,2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9900亿元;双城携手多地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建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两省市有关部门、市区(县)签署各类协议228份,多数事项进展良好。
“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关键是成渝两个(双)核。”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是在抓住当前沿海产业转移浪潮的同时,培育自己的创新增长点,但两地的产业发展要避免“抢项目”,而是要侧重优势互补和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盛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中央在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提出的要求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是我国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区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央对这一区域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它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增长极’。国家将会以更大力度支持其加快发展,将有更多重大项目,比如成渝高铁中线、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路和公路、客运和货运机场等现代交通建设项目,新兴产业中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科研设施等,在这一区域布局。在中央支持下,成渝地区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成为我国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
“伴随着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的快速成长,不仅已经投资的企业有望收获‘红包’,大多数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受益;新进入的企业也会找到更多机会,先进生产要素的涌入,有望形成‘马太效应’,这无论对生产类企业、投资类机构、服务类企业,都具有很强吸引力。”盛毅表示道。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