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整治“黑校车”需要政府积极作为

    人民交通网讯当前,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学期已经陆续开学,不少学生会选择搭乘校车上下学,校车安全则成为学生交通管理工作重中之重。

    而近期以来一些地区因校车引发的惨痛教训让各级管理部门如履薄冰,尤以农村地区突出,“黑校车”更是屡打不绝,屡查不止,事故频发,家长头痛,校方无奈,相关部门也面临着执法尴尬。

    究其原因,一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生源多,接送车辆供应不足。由于接送学生时间相对集中,几乎是“一车拖”,从而严重造成超员,必然滋生安全隐患。二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前乡村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主要以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居多,安全意识淡薄,一味为了节省成本,有的病车上路。认为学生、幼儿身体小,所占空间小,多装些只超了员,不会出大问题。三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少数学校和幼儿园认为只要将学生、幼儿送出校门、园门就没有责任,而对校车、幼儿接送车超员、超速等现象置若罔闻。对于农用三轮车、摩托三轮车、无牌无证等接送学生车辆,经常与交管、农机部门执法人员躲猫猫,无形中助长了“黑校车”行为。另外,学校财力有限,对于新校车,买不起,也养不起。但事实上一旦发生事故,学校仍难逃其责。

    孩子的安全事关一个家庭,家庭的安危又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不让“黑校车”有空挡可钻,不让一幕幕惨痛教训警醒世人,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作为,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黑校车”问题同样需要地方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来解决。一方面,根据“黑校车”出现的时间、地域等规律特点,各部门联合执法有针对性地专项布控查处。另一方面,对非法接送学生拼装车辆、报废车辆要依法予以取缔,强制解体报废。对“黑校车”驾驶人要进行面对面警示教育,下达禁止接送学生告知书,责令立即停止接送学生。对不听劝助继续载运学生的”黑校车”驾驶人,要依据校车管理条例严肃处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政府有关部门要以日常的“五进”宣传教育作为工作抓手,积极开展社会面和校园内的交通安全宣传。一方面,要深入工厂企业、街道集镇、村居社区,以悬挂宣传标语、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手册(宣传单)、陈设交通事故宣传展板等,使村民知晓搭乘“黑校车”发生交通事故带给家庭的严重危害。另一方面,深入辖区每所学校,组织对老师、学生、正规接送车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授课,组织观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光盘等,培养学生自觉抵制“黑校车”的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防范,从源头上扼制“黑校车”的生存空间。

    改善和加强农村道路建设也是一条可行的举措。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规划和实施农村路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道路设施。有条件的乡镇要建设符合校车通行标准要求的中心道路,实现村村相通。条件暂不具备的,可以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使路宽度满足校车通行要求。条件困难没有资金对道路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可以在现有道路两旁增设置若干车辆临时交会点,以解决车辆交会问题。还要加强临水、陡坡、急弯等危险路段的整治,完善安全保障设施。

    校车的购置和运行都需要资金保障,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就难以保障校车的质量和安全运行。要保障校车服务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还要积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支持校车服务。政府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学生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依法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通过均衡教育资源,减少舍近求远的择校现象,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

    在专用校车进农村面临诸多瓶颈制约、不能满足农村学生安全出行的情况下,基层党委政府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调研,根据辖区学生接送车行驶的路线,全面排摸家住农村边远地点的学生人数及实际困难,分析现有接送站点设置的合理性,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出台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过渡性的应急措施。一是对部分学校和幼儿园的自备载客汽车,符合安全条件的,可以发放过渡性的校车标牌,允许其从事校车业务。二是允许和鼓励公交企业和道路客运企业提供临时性校车服务,允许有条件个体客运经营户提供校车服务。三是目前学生拼租的小型载客汽车,既加深了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又最大化地利用了资源,还从客观上填补了当前农村地区校车资源不足的空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建议成立专门校车管理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允许其提供校车服务。允许普通小型客车从事校车服务,是对现行校车政策法规的突破,不仅涉及安全,而且涉及营运资格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调研,出台政策。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不是单纯的校车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所有能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出行风险的交通方式都值得推行。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部门敢于直面,实事求是,积极作为;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应急之道。如此,农村学生的出行安全才能得到根本保障。(通讯员:王静)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