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煤”力全开护万家清凉

    7月14日13时30分,高原古城西宁热浪滚滚。陶家寨站的股道间,3位小伙子正迎着烈日进行调车作业。他们身穿早已被汗水打湿的对比服,双手紧握车梯,身体附在车梯一侧,身前是散发着高温的钢铁车列,身后是骄阳似火的双重炙烤。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指令:“推进,推进!”,与调车机的轰鸣交织,在灼热的空气中震荡。

    暑运正酣,西宁市区用电需求飙升,电煤保供成了关乎千家万户清凉度夏的生命线。陶家寨站作为西宁车务段管辖的二等中间货运站,肩负着电煤运输的重任。每一列满载的煤炭,都是迎峰度夏不可或缺的“冰块”,为了将这份清凉及时送达,车站必须分秒必争。从煤炭车辆到达、转运、卸空到排空,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容不得丝毫耽搁。

    在“战场”中枢的调度室,车站值班员目光如炬,紧盯屏幕上实时跳动的站场信息图,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精准编织着调车计划。他们是幕后运筹帷幄的指挥官,科学统筹着机车动力、股道资源和人力配置,确保前方站场高效运转。

    煤列抵达,真正的“烤”验才开始。调车员的身影在滚烫的股道间敏捷移动,顶着烈日,迎着车体散发的阵阵热浪,后背的工服早已被汗水反复浸透、晒干,结出斑驳的盐渍。车身铁皮被晒得烫手,车体温度早已突破60摄氏度,高原上特有的紫外线更是灼的脸部生疼。提钩、摘风管、重新编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准无误,这是一场与高温、与时间的无声对决。

    高峰时段,日均4列、190余辆电煤车运输。调车组实行两班轮转,室外作业时间达到18至20小时,扒在高热的车体上作业达15个小时,解体、连挂,日均提钩上百次,每班步行超过3万步。汗水是他们最忠实的“伙伴”。

    高效协作是保障这条“清凉供应链”的关键。车站与企业紧密联动,对讲机里信息不断,“3道卸空,可以接入!”“4道预计半小时后腾空!”实时沟通卸车进度,确保“送得准、接得住、卸得快”,杜绝了车等位或位等车的资源空耗。每一分钟的高效运转,都凝聚成守护夏日清凉的坚实力量。

    夜幕降临,暑气未消。对讲机里依然响着指令:“下一列准备接入!”“5道开始编组!”调车组的身影仍在滚烫的股道间移动,安全帽檐下汗水淌过的痕迹清晰可见,沾满煤灰的对比服紧贴着后背。调度室的屏幕依旧闪烁,键盘敲击声与对讲机呼叫此起彼伏。

    当最后一列48节黑亮的煤车,在调车机沉稳的牵引下,如钢铁巨龙般驶向卸车点,陶家寨站再次将满载的“清凉之源”高效送达,为千家万户的夏日用电注入坚实保障。(权翠芳 史桂玉 邓安娜)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