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新闻

    技能优先 服务新密产业发展

    —新密市人社局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双创”工作

    人民交通网讯 2017年以来,人社局在新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郑州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以继续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统领,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工作体系,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服务工作,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双创”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调整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辛绍河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松波、市人社局局长虎伟东为副组长,六路并进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密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机制。新密市积极完善落实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机制,根据《郑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郑政办〔2016〕73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新密市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辛绍河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松波、市人社局局长虎伟东、市委组织部纪检组长杨俊生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为成员的新密市职业技能竞赛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领导、总体规划、政策制定与工作实施。

    三是加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的基础性建设。人社局统筹协调管理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以“六路并进”单位、各相关企业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点,开展了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相关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目前,该市“六路并进”单位、各相关企业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已建立了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等方面的信息库。

    二、突出重点,切实把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多措并举开展多种形式技能培训。新密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重要工作,做细、做实。引导全市相关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足额提取、合理使用职业教育培训经费,通过企业自训或校企合作开展岗位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技能竞赛等,落实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围绕精准扶贫需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重点针对精准扶贫、农业转移就业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了以就业为目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以民办培训机构为主体的技能培训,根据《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密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的通知》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管理,指导民办培训机构(学校)依据政府公布的工种目录和标准,开展精准培训、政府补贴培训。到目前为止,新密市共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完成1105人,占全年责任目标800人的138.125%;共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381人,占目标任务13500人的113.9%,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前专业技能培训8799人,占目标任务的8600人的102.3%完成再就业培训1608人,占年度目标任务1600人的100.5%,完成创业培训1186人,占目标任务1210人的98%;全市7家培训机构(学校)2017年共开班22期,培训1883人次。

    二是以项目建设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工作。2017年是郑州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夯实基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根据郑州市人社局、郑州市财政局《关于实施2017年市级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新密市积极筛选优质项目进行参评,申报了郑州密瓷文化传承有限公司,新密市三实堂密瓷工作室。河南省聚宝楼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赵国安大师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根据《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密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的通知》要求,经新密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新密市人社局核准,授予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新密市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称号,并颁发证牌。2017年以来,组织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技术骨干、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优秀师资,外出进行提升培训,带回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并书写学习心得传阅,起到共同学习目的,产生裂变效应。积极推荐我市高技能人才参评省市、国家级高技能人才荣誉评选,新密市华龙玉器厂王冠军大师获评“第七届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河南省聚宝楼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赵国安大师获评“中原技能大奖”“郑州大工匠”称号,通过评选使我市知名技能大师真正走出去,展示新密高技能人才风采。

    三是大力开展“百万职工技能比武”活动。为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规划(2015—2017)的通知》(郑政﹝2015﹞41号)、《郑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郑人才﹝2012﹞3号)和《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的通知》(新密政﹝2016﹞9号),加快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全市开展百万职工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展示职工(学生)的技能风采,营造技能成就梦想,技能创造未来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六路并进”单位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农委于2017年开展田间培训200多次,培训农民1万余人;组织企业相关人员38人参加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培训,组织农民技术员85人集中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组织村组干部83人参加土地确权培训,组织相关人员83人参加土地纠纷仲裁培训,组织农资经销商户120人参加农药管理条例培训,组织300人参加新密市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培训,组织140人参加《农药管理条例》培训;民政局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共组织退役士兵报名参加技能培训签订培训协议182人,已获得培训证书156人,目前正在接受培训26人,其他培训项目正在正常有序的开展中。2017年9至10月份新密市民政局接收服役两年的城乡义务兵250人,报名参加技能培训的有160人 ,目前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作正在正常有续的开展中;残联2017年,共培训各类残疾人900人,选送33人参加省、郑州市残联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568人;扶贫办2017年1-6月份经过贫困户个人申请,村、镇、市经过公示,“雨露计划”短期技能(驾驶员)培训共补贴158人,共31.6万元,补贴贫困本科学生66人,共13.2万元;7-9月份共有200余人正在进行“雨露计划”短期技能(驾驶员)审核手续,100余人正在进行“雨露计划”全日制本科教育助学补贴审核手续;1-9月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共有131人通过审核,正在进行补贴手续。

    三、优化环境,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我市“双创”工作开展。为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和成人社区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社区教育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我市创建成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市暨国家级社区教育试验区。根据《郑州市人民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郑政〔2015〕41号)、《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密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的通知》(新密政〔2016〕9号)、《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密市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市暨国家级社区教育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密政文〔2017〕125号)要求,制定了新密市人社局“双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是积极开展“五查五促”集中督查活动。自接到新密督办【2017】152号文件以后,认真梳理打好“四张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方面的问题第六项,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方面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严格制定整改台账,严肃整改措施,切实保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要求。

    三是开展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学校)日常巡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为有利保障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市年初开展了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学校)日常巡查活动,查处一批非法培训机构,以净化我市职业培训市场,在十九大召开以前,在全市开展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学校)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有力的保障了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四、查漏补缺,补齐短板,超前谋划。

    2017年新密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二是全民技能振兴工作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就业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三是终身教育、全民培训的理念、体制和运行机构还未完全建立。四是全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任务要求有待加强。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开拓创新、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狠抓落实、推动职业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是深化改革、推动职业培训学校创新发展。四是积极探索、健全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机制。

    2018年,新密人社局将认真践行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提高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协调管理和落实责任目标为重点,扎实推进“双创”工作。通过提高素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开展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力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群众的求职需求,采取订单式、菜单式培训,真正做到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郭卫民)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