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大数据保障智慧交通安全出行

    细心的人可能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城区拥堵路段明显减少,上下班高峰期道路畅通。究其原因:原来红绿灯可适时控制了。大数据就是实现智慧交通的核心,未来大数据将会像人的血液一样,遍布交通各个领域,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持。

    当前,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被这些问题困扰。在此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把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参与者综合起来系统考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交通工程等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及应用,使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导致智慧交通铺天盖地横空出世。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空间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交通科学、系统方法、知识挖掘等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智慧交通是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此外,智慧交通系统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建成“髙效、安全、环保、舒适、文明”的智慧交通与运输体系;大幅度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出行者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和便利、高效、快捷、经济、安全、人性、智能的交通运输服务;为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和充分的信息支持和信息化决策支持。

    智慧交通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我区发展得怎样呢?目前,我区已建成了集110接处警、重大交通案件图上指挥、情报智能分析、勤务督检、交通设施维护等一体化的综合指挥平台。已建成105组红绿灯,全部可进行后台控制,形成道路绿波带,遇车流过大或道路拥堵可实时调整红绿灯配时,保障道路畅通。已建立了全天候视频巡检机制,924个摄像头、253处违停抓拍摄像头全部接入交通控制中心,可对全区主要道路、重点区域进行视频巡查,全面掌握道路交通情况,方便公安交管部门指挥调度。同时,可依托车辆轨迹追踪和卡口照片协助其它警种侦查破案,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已建成了76组电子警察、30个测速设备、18处闯禁设备,全天候开展违停、超速等交通违法查处,打造“人工+科技”查处交通违法模式。

    然而,建设智慧交通确是任重道远。按照规划,近期全区将逐步实现城区交通主干道道路交通状况综合监测与发布系统覆盖率100%;全区营运客车、出租车、客渡船卫星定位及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率达90%以上;智能交通“一卡通”系统在公交车、出租车的安装覆盖率达90%以上;开通公众出行服务平台,开通全区交通门户网站、交通服务热线等,建立“道路交通事故自助处理”微信公众账号,向群众提供车驾管业务、违法查询、违法自助处理、驾考预约、审验提示等业务,提供法律法规宣传、节假日道路拥堵预测、典型案例曝光、驾车注意事项、车辆日常维护小常识等信息。

    与此同时,加快建设道路交通状况综合监测与发布系统,在节点路口建设诱导屏和进一步完善高空摄像头,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向车辆驾驶人员提供最优路径引导交通信息,减少交通阻塞的发生和车辆在道路上的逗留时间,最终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各个道路上的合理分配;本着服务大众便民利民宗旨建设全区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中心和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城市道路拥堵指数、路网平均车速、拥堵路段长度、主干道交通指标、各条主干道对比图,向群众提供出行参考。通过在行人密集的路口建设行人闯红灯提示系统发出提示信息,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在国道(省道)的急弯路段、山区(景区)窄幅弯道公路建设弯道会车预警系统,自动提前对前方来车进行会车预警,降低交通事故率,减少人员伤亡。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