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司乘冲突超半数有攻击司机行为

    昨天,最高法发布了公交车司乘冲突引发刑事案件分析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超半数案件有乘客攻击司机的行为,更有近三成乘客出现抢夺车辆操纵装置的情况,而纠纷起因多为车费、上下车地点等小事。超五成案件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46.40%的案件有“紧急停车”情形。面对纠纷,约三成案件的司机选择避让,仅约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司乘冲突的情形。

    新一线城市增长趋势明显

    据统计,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共计223件。2017年较2016年增长4.8%。各年案件量约占全国一审审结刑事案件的万分之一。

    涉案罪名集中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伤害罪,合计占比近七成。在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中,案件量占比排名前六的罪名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交通肇事罪,盗窃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占比为39.01%,故意伤害罪占比为30.04%。

    报告称,案件城市分布呈现两极化特点,一线和二、三、四线城市案件量下降趋势明显,新一线和五、六线及以下城市增长趋势明显。在公交车司乘纠纷刑事案件中,按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类,案件量占比为:一线城市(9.87%),新一线城市(21.08%),二线城市(14.35%),三线城市(9.42%),四线城市(8.97%),五线城市(8.97%),六线城市及以下(27.35%)。

    超五成发生在车辆行驶中

    超五成案件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46.40%的案件有“紧急停车”情形。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中,88.79%的案件发生在运营过程中,54.51%的案件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公交车行驶中司乘冲突刑事案件部分,46.40%的案件公交车司机主动采取了“紧急停车”措施应对冲突。

    近四成案件有人员伤亡的情况,其中,死亡人数占伤亡人数的19.61%。超半数案件有乘客攻击司机的行为,更有近三成乘客出现抢夺车辆操纵装置的情况。

    案件被告中,近七成为乘客,约二成为公交司机。其中,乘客占比69.96%,司机占比22.87%,第三方占比7.17%。乘客犯罪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主,占比55.77%,司机犯罪以故意伤害罪居多,占比为56.86%。50.54%的案件受害人为司机。

    超七成发生在路口高速等危险环境下

    报告显示,面对纠纷,约三成案件的司机选择了避让,仅约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司乘冲突的情形。公交车行驶中的司乘冲突刑事案件,司机在纠纷中的各类举动及占比分别为:避让或防御(27.36%),仅停车(19.81%),与乘客口角(15.09%),主动或还手攻击乘客(10.38%),报警(7.55%),其他(19.81%)。此外,13.04%的案件中,判决书中明确提及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冲突。

    超七成案件发生在市内道路、路口、大桥、盘山路、高速等危险环境下。纠纷地点及占比分别为:市内普通道路(48.11%),车站附近(19.81%),路口附近(11.32%),大桥或盘山路(8.49%),郊区道路(6.60%),高速(5.66%)。38.68%的案件中有人员伤亡的情况。在有伤亡的案件中,各类伤势人数及占比分别为:死亡(19.61%),重伤(3.92%),轻伤(35.29%),轻微伤(41.18%)。

    八成案件造成重大不良后果

    超五成案件出现车辆撞击其他车辆、行人、道旁物体或剧烈摇晃等危险情况,仅20%的案件未造成重大不良后果。公交车行驶中的司乘冲突刑事案件,纠纷结果及占比分别为:公交车撞击道旁静物(33.96%),未造成重大不良后果(19.81%),司机受伤(11.32%),乘客受伤(11.32%),公交车撞击行驶车辆或行人(8.49%),车辆剧烈摇晃等危险运行姿态(7.55%),财物损失(2.83%)。

    约六成案件发生在13时后和21时前;90.57%的判决为有期徒刑,超八成被告人刑期在一年至五年。判决结果及占比分别为:有期徒刑(90.57%),拘役(3.77%),仅罚金(1.89%),免予刑事处罚(1.89%),无罪(0.94%),其他(0.94%)。有期徒刑刑期及占比分别为:一年以下(8.42%),一年至三年(38.95%),三年至五年(47.37%),五年至十年(4.21%),十年以上(1.05%)。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