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支点城市的西安市,近年来迎来经济发展和人才落户的双双提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跃居全国第八,达到324万辆(截止2018年底)。然而受棋盘式路网格局、城市快速通道少、平面交叉路口多、立体交通格局尚未形成等因素影响,城市交通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交通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挑战,西安交警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知名专家指导,和全国一流智慧交通、大数据企业开展“警企研发”合作,科学制定并出台“2+5智慧交通”规划,形成了向上支撑“智慧城市”,向下涵盖“两大平台”和“五大系统”的总体建设思路,目前已经融合指挥中心、情报中心、互联网研发中心、西安交警大数据平台、可视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等多个实战部门和系统,创新了在途量、安全态势、信号灯监测评价等多个算法模型,集交通综合监测、可视化指挥调度、精细勤务管理、科学督导评价、互联网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依靠坚实可靠的高可靠网络支撑平台,全面推动“情、指、勤、督、宣”五位一体的高效勤务模式发展,全方位、立体化推进西安“智慧交通”建设,在缓堵保畅,精细管理,科学服务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赋能情报感知
全息·全时·全维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
六大交通生命体征 一屏掌控西安交通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可视一体化指挥大屏,可实现对西安市交通全要素概览,包括城市道路通行状况、各类交通事件、全市警力分布、路网分布、重点道路区域等信息实时综合呈现。现已实现一屏全域感知、一屏综合监测、一屏统筹决策、一屏科学评价、一屏多部门协作。通过交通指数、延时指数、市区均速、在途量、拥堵里程、交通安全态势、警力覆盖率等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交通运行状况评估指标,把脉古都交通,实时反应交通健康状况。
最强神经中枢—西安交警大数据平台
破除数据“烟囱”,多系统信息融合初现成效
西安交警联合四维图新旗下专业大数据公司世纪高通,构建了“西安交警互联网+路况大数据”平台。融合自有卡口、地磁、微波、信号机及122接处警、道路施工等数据,互联网海量位置大数据及浮动车数据,西安交警互联网端微信、西安交警APP违法随手拍数据、一键报堵数据、交通设施故障上报数据等多源数据。得到最权威的西安市实时动态交通数据。加上 “雪亮工程”卡口,以及气象、交通、停放中心、城管等多部门数据。目前已整合近600亿条的内外部数据并初步建立基础大数据资源池,每日新增数据3200万条,为实战研判应用、服务市民出行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平台围绕交通治理、服务群众出行的核心,创新开发九大功能模块,涵盖了路况巡航,堵点云图,道路热力,一键报堵,路口画像、智慧停车等功能,市民在西安交警微信号,西安交警APP,支付宝生活号上均可查看使用。不管是西安土著,还是有意建设大西安的新西安人,有了城市大脑指挥中心的加持,不仅出行不再困惑,分分钟变身西安交通专家。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赋能指挥调度
分级·规范·流程化
最快双腿—可视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
一张图闭环作战 每日处置警情2000+
西安交警依托交通事件视频分析监测、多种路况感知技术和警务智能终端应用,打造了集情报分析、指挥调度、精准勤务、勤务督查、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 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西安交警实现了警情的自动感知、人工转发、全程可视可追溯的指挥调度闭环。通过视频感知、路况感知,系统自动感知路面异常,自动生成警情,由人工根据现场图片、视频,结合多维路况对比进行确认,并下发二级指挥中心。在派警的同时,于30秒内将警情信息推送至民警手机终端,真正实现了智能感知、智能预警、赋能一线、提高处置效率的目的。
最敏锐神经末端—西安交警智慧AR
三大酷炫黑科技 助力交通难点管理
交通智慧AR系统
西安交警在西安打造了两条交通管理硬科技示范路。路口采用高空全景37倍变焦的摄像机加若干个低空感知设备,组成对路口各交通要素进行全面感知的监测系统。可实现路口信号灯的实时监测、自适应调整,路口各个方向的车流量、排队长度、行车速度的实时监测,同时,利用行人闯红灯监测设备、非机动车监测设备、声呐监测设备三大黑科技对路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数据进行采集处置,对违规行为进行特征规律分析,为违法行为预防和处置提供支撑。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生成精准的路口画像,提高通行率、降低交通事故、违法行为。
最亮双眼--西安交警智能视频巡检
治“交通未病” 主动警情发现率提升30%以上
传统的交管视频巡检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对遍布街面的视频进行抽检,具有一定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西安交警最新创建应用的智能视频巡检系统,联手世纪高通、海康威视将城市大脑感知到的路况数据、122报警数据等信息,与智能视频摄像头进行同步关联,智能发现事件,提供焦点指引。在引起交通警情之前抢先发现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设施故障等异常情况,实现工作人员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查看交通隐患。智能视频巡检自应用以来,警情发现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了30%以上。而随着系统算法的不断优化、设备数量的增加,交通事件的主动识别准确度、广度会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交通警情“防患于未然”。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赋能勤务响应
多维·联动·灵活
多措并举治顽疾
科技助力静态交通管理
破解停车乱、停车难,是城市治理面对的共同课题,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和决心。西安交警积极向科技信息化寻求答案,通过“西安交警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西安交警接入市区1398处停车场信息,每天获取50~60万条动态泊车数据。动态监测停车场泊位信息,分析全市不同区域停车需求规律,实时掌握停车场泊位的周转情况。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依靠掌握的实时停车场泊位信息,通过自有互联网终端向市民提供停车引导服务的同时,也为市政决策部门规划建设停车设施提供参考。在党政机关、医院周边的智慧停车系统,智能探头抓拍违停车辆,第一时间短信车主进行违法停车警告,同步推送附近关联车位。将人性化落到实处。此外,警务终端的一路扫功能,对违停行为进行采集同时,可关联排查机动车违法状态;“批量催挪车警告+拖车拖移”一套组合拳,在西马等国际赛事、大型活动举办时大显身手。
以用促建,反哺大脑神经
“西安年·最中国”保障、警医联动“一路护航”
近年来,古城西安举办了“五一光影盛宴”、“西安年·最中国”、“西安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活动。2019年春节到来前夕,为保障“西安年·最中国”活动顺利进行,西安交警大胆尝试,打造了大型活动指挥作战一张图,采用指挥中心大屏直播互动指挥方式,坐镇指挥中心,总览各辖区交通概况、勤务部署情况、警员位置信息、多路现场视频实时切换、活动现场实时图文信息交互。
为应对急救任务过程中对重危病人的护送需求,西安交警与西安急救中心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工作机制。通过急救车辆安装智能移动终端,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可实时获取急救车辆位置、车前实时画面、并可向急救车辆推送包括实时路况,最优路线等信息。指挥中心可通过GPS定位调动就近岗勤警力优先进行拥堵点疏导,在智能信控路段进行绿波带保障,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赋能评价考核
科学·严格·动态
最巧双手--信号灯监测评价
全时感知 精确诊断
西安交警聘请高校专家,组织业务民警组成了“信号灯专班”,利用世纪高通公司提供的动态交通数据,融合西安交警自身卡口、地磁、微波、信号机的数据,建立了全面、智能的交通运行评价体系,建成了信号灯监测评价系统,将互联网大数据赋能给传统信号灯控制团队,解决传统信号灯控制痛点。建立了交通状态自动感知、交通态势自动研判、交通问题全面诊断、信号配时科学优化、信号灯优化评估反馈闭环的交通调控机制。
城市交通体检表--大脑研判后台
精确建模 附能实战
通过“西安交警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研判平台,西安交警对道路、路口进行多维精确建模,不仅分析道路及路口交通规律,并对规律进行解析,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指出拥堵症结。
另外,西安交警整合了公安网信息以及自有的单警执法系统、执法记录仪管理系统等数据资源,应用大数据建模,逐步建立警务考核“大数据”,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实战化的警务考核体系。通过研判平台将各大队辖区拥堵指数、延时指数、平均车速、路口失衡指数和路段星级排名纳入单位考核并实时可视化呈现,日排名、月通报、季总结,以看得见看得清读的懂的方式,客观全面反映缓堵保畅工作实际成效,切实增强各作战单位的工作责任感、紧迫感。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赋能宣传服务
体贴·便民·全面
为民服务“初心”--西安交警互联网服务平台
73项便民服务功能 378万用户 6750万次服务
西安交警深入调研群众痛点,以便民利民为第一原则,运用大数据技术持续拓展便民服务领域,为群众打造了三个触手可及的指尖终端—西安交警微信服务号、西安交警APP和支付宝城市服务。实现了多个业务的在线全流程办理,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得到市民群众及省市领导一致好评。两年来,三大平台累计关注用户达到378多万,累计服务人次6750多万,截至2019年4月10日,西安交警微信服务号粉丝突破300万。
从“谆谆善诱”到“和衷共济”
全媒体宣传矩阵,引导市民共治共建
西安交警自有的涵盖了微博、微信、APP,支付宝在内的宣传媒体矩阵,通过抖音、直播、媒体报道等形式全方位宣传交通政策法规,先后与陕西电视台、陕西交通广播等多家媒体合作,引导市民利用微信上报、一键报堵等渠道参与到西安的交通管理工作中来,对交通违法、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对交通正能量进行宣扬。目前,微信随手拍周上报达4000多例,总量接近40万,在全社会形成共治共建的良好交通氛围。此外,西安交警也利用自媒体,及时发布假日、恶劣天气的交通预判报告,指导市民出行。
未来,西安交警将不断对标国内先进城市,砥砺奋进,拥抱创新。将5ABC(5G、A-人工智能、B-大数据、C-云计算)作为交通管理突破口的“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指挥中心”,正在逐步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慧交通的应用能力向更高台阶迈进。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