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减少事故死亡总量、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减量控大”专项整治行动中,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交管局的统一部署,坚持最高标准、落实最严要求、采取最强措施,坚决打赢防范重特大事故这场硬仗。
据了解,行动中该支队紧抓“四大战场”(源头、城市、公路、农村),突出查处“七类重点车辆”(即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车、校车、营转非大客车、重中型货车、面包车),通过“五个结合”(即源头清理与路面严管相结合,网上比对与网下查缉相结合,信息引导与群众举报相结合,依法严管严惩与社会协同共治相结合,阶段性突击整治与长效综合治理相结合),实现“两下降一杜绝”(即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同比下降,全力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体目标。
源头隐患大清理
全面清理重点车辆安全隐患。在7月20日和每月15日前,采取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筛查、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人工比对核查等方式,对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车、校车、营转非大客车、重中型货车、面包车 “七类重点车辆”和重中型货车进行集中清理,并建立隐患清单,逐车清理消除车辆逾期未年检、未报废、非法改拼装等突出隐患。
全力消除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在7月20日和每月15日前,对“七类重点车辆”及重中型货车驾驶人的年审、交通违法记分、交通事故、毒驾、酒驾等“五类资质”进行集中清理。对驾驶证被注销或降级、有严重交通违法未处理、违法记分满12分、逾期未提交身体条件证明或换证的,通过手机短信、电话通知或书面告知当事人,提示相关法律责任,并通报交通运输部门和所属企业立即调整下车;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因吸毒成瘾依法依规被注销驾驶资格的,积极会同禁毒部门和派出所在强制戒毒、社区矫正环节加强管理。
深度排查治理重点道路安全隐患。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会同公路部门以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况较差道路,以及通行客车和通行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路段为重点,开展滚动排查并逐一建档,提请县区政府督促道路业主或主管部门落实整治。同时,对前期隐患路段治理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加快治理进度。
路面执法大整治
集中开展国省道执法整治。依托公路防控体系,明确19个交警执法服务站勤务要求,严格查处“两客一危”车辆、重中型货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超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
集中开展农村道路执法整治。组织农村地区交管站、劝导站、乡镇执法小分队、义警队、乡镇派出所“五支力量”联勤联动、合成作战,开展网格化的区域整治;成立交警执法突击队,不定期深入辖区农村地区,对事故高发、秩序混乱、违法突出的重点道路实施突击整治。
集中开展分类调度整治。以市、县、区城镇等危化品生产、罐装地和运输通行集中地区为重点,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调度整治,严查危化品车闯禁、违规运行;以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下道口为重点,开展客车夜间运行调度整治,严查客运车辆凌晨2至5时违规运行、夜间违规通行三级以下山区公路违法行为。利用视频监控和卡口系统设备,严查超速行驶、违法占道、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程组织开展分区域错时集中整治行动,从严查处酒驾、醉驾、毒驾、超速等夜间高发违法,形成不间断整治态势;针对事故高发县区和事故黑点路段,实施挂牌整治和县区自主整治。
社会共治大联动
开展交通安全“大劝导”。严格落实全市626个劝导站重要节假日、学生上放学、农村赶集日、早晚出行高峰时段以及红白喜事、民俗活动、恶劣天气时段“七必上”工作要求,依托乡镇交管站,发动村委会、劝导站、义警队等基层力量严格落实红白喜事“打招呼”等劝导制度,针对重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事前劝导提示;以市文明办组织开展的“文明礼让斑马线”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组织交通文明志愿者、交通义警员开展针对行人横穿公路、闯红灯等交通“顽疾”的劝导活动。
开展交通违法“大曝光”。通过在新闻媒体上设置“曝光台”,每月集中公布一批严重违法的“七类重点车辆”驾驶人,公告一批终身禁驾名单,曝光一批主体责任不落实的运输企业;依托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手机短信平台、“双微”平台,将全国和辖区严重交通违法犯罪和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定向推送给本地七类重点车辆驾驶人。
开展各类媒体“大联播”。积极会同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用活“双微”、互联网主页等自有媒体,结合集中整治行动重点,组织专题播报,宣传整治效果,广泛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提示。同时,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现场曝光突出违法和处罚措施,扩大集中整治的震慑作用。
集中开展安全状况“大通报”。对问题突出的运输企业,集中向交通等部门通报,提出依据安全生产和交通运输法规“叠加”惩处的建议。对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整改不力、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责任事故的,要联合交通、应急等部门约谈企业负责人,并列为日常重点监管对象。
集中开展信用信息推送“大联动”。试点推行同一线路不同企业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比较性”公示,利用市场竞争和乘客自主选择,倒逼企业主动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驾驶人诚信、守法意识。按照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定期将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查处的七类重点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所属运输企业的信息抄送给征信管理部门、保险监管部门,推动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与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机动车商业保险费率浮动等环节挂钩。
突出问题大治理
开展信息“不对称”营运车辆集中清理。梳理辖区注册登记为营运性质的机动车,并与交通部门进行逐车比对核实,建立台帐,摸清底数。对在公安交管部门登记为营运性质,但未取得交通部门营运许可的,以及未登记为营运性质,但已取得交通部门营运许可的,均录入缉查布控系统并逐一落地查车,摸清车辆实际使用性质,纳入日常监管重点。
开展拖拉机综合治理。按照公安部“减量控大”专项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会同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督、应急管理等部门,采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手段,集中整治外籍拖拉机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脱保脱检、违法驾驶现象突出等问题。
开展渣土车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联合城管、市政等部门,对运渣车野蛮驾驶、秩序混乱的地区实施挂牌整治,重点整治货车超速、超载、撒漏、违反交通信号等突出违法。(通讯员/柯林)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