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脸书“有偿追踪”手机用户 苹果指其违反合作协议

    美国一家技术类信息网站1月29日晚曝光社交媒体企业脸书公司一个隐秘项目:以每月大约20美元的报酬诱惑手机用户安装“脸书研究”应用程序(app),以换取用户手机访问网络产生的所有数据记录。

    这一私人虚拟网络(VPN)程序利用苹果公司仅供合作企业内部使用的应用程序发行系统,绕开苹果手机应用商店涉及用户隐私数据的访问限制。苹果公司1月30日指责脸书违反与苹果的合作协议,撤销脸书“企业开发者证书”。

    【脸书添“新账”】

    美国TechCrunch网站一篇调查报道把脸书这一项目归结为“零花钱换隐私”,缘由是脸书“有偿安装”应用程序的目标用户包括青少年。

    网站报道,脸书利用苹果“企业开放者计划”系统的“后门”,向个人用户发行“脸书研究”。苹果开发的这一系统仅供协议合作方企业员工“内部发行应用程序”,不对普通消费者开放。

    脸书公司承认这一项目的存在,辩称安装“脸书研究”事先获得用户许可;同意安装的用户中仅有不到5%是青少年,事先获得家长许可。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脸书在获取用户隐私数据访问“许可”方面素有规范稀松的名声,包括去年曝光的咨询企业大规模窃用脸书用户数据事件,脸书的解释缺乏说服力。

    受聘TechCrunch的手机应用程序安全专家威尔·斯特拉法什解读,脸书的解释是在“把水搅浑”。“我不觉得他们(脸书)会向用户非常确切地说明,给予许可意味着开放多大程度的访问权限。那些用户不可能明白这些。”

    美联社报道,最新事件进一步加深外界就脸书对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用户隐私保护不力的印象。几天前曝光的法庭文件显示,脸书放任未成年用户花费大笔钱玩脸书社交平台上的电子游戏。尽管屡受敦促,这家企业因为害怕影响收入增长,拒绝为帮助纠正这一现象采取措施。

    【苹果下“重手”】

    对TechCrunch这篇调查报道,脸书公司起初不以为然,称“脸书研究”与一般市场调查中的“小组访谈”没有区别,没有违反苹果的用户隐私政策。数小时后,脸书宣布,已关闭适用苹果操作系统的“脸书研究”应用程序,没有说明是“主动”还是“被迫”。

    苹果公司1月30日以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回应TechCrunch报道,谴责脸书利用仅供内部员工的系统直接对消费者发行“数据搜集应用程序”,明确违反与苹果签订的合作协议;同时说明,29日晚撤销授予脸书的“企业开发者证书”,堵住后者绕开苹果应用商店向个人用户发行应用程序的渠道。

    这不是脸书的应用程序第一次因违反苹果用户隐私政策而遭苹果“拉黑”。脸书去年8月从苹果操作系统平台撤下另一项VPN应用Onanvo Protect,同样是因为苹果发现它绕过苹果应用商店搜集用户数据。据TechCrunch调查,脸书自2016年起在苹果和安卓两个系统平台上悄悄运行“脸书研究”,脸书下架Onanvo Protect,却没有同时撤下“脸书研究”,有“明知故犯”之嫌。

    TechCrunch网站30日报道,苹果的惩罚措施不仅针对“脸书研究”,同时拦截脸书开发的其他所有“合法”内部应用程序,包括脸书社交平台、图片分享平台Instagram的“内测版本”。

    脸书确认这一情况,说它正与苹果谈判,试图化解这起纠纷,让其他内部应用程序恢复运行。

    苹果、脸书两大信息技术行业巨头多年不睦,最新纠纷恐怕会“火上浇油”。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多次批评脸书搜集用户隐私数据;脸书掌门人马克·扎克伯格反驳,说脸书提供众多免费程序,不像苹果产品那样贵得让人用不起。

    【谷歌忙“认错”】

    截至1月31日,“脸书研究”应用程序仍可在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上运行,但安装路径却非经由安卓原始开发商谷歌公司的主要应用商店。谷歌没有就这一事件发声。根据TechCrunch另一篇报道,谷歌犯了与脸书同样的“错”。

    谷歌同样利用苹果的内部应用发行系统,向苹果手机普通个人用户推广市场调查软件Screenwise Meter,用以研究用户的网络行为习惯,用户可以获得“积分”,换取礼品卡。

    谷歌当天发表声明,称已经停止运行适用苹果手机操作系统的Screenwise Meter版本,承认这一应用“原本不应该放在苹果的企业开放者计划框架下运行。这事出了差错,我们道歉”。

    谷歌同时略加辩解,说一向对用户坦诚说明如何利用Screenwise Meter所搜集的数据;这一软件“侵入性”不像“脸书研究”那么强,因为它从来没有要求用户准许谷歌绕开网络加密设置。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