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通道)圭嘎拉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这条世界最长的超高海拔公路隧道,历时七年“鏖战”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将为打造西藏经济核心区提供新助力。
7年鏖战,克服“世界之难”创下“世界之最”
圭嘎拉隧道是西藏S5线的控制性工程,隧道进口处海拔为4248米,出口处海拔4117米,隧道左洞长12.79公里,右洞长12.78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超高海拔公路隧道。
然而,“世界之最”也意味着“世界之难”。正是因为克服了种种看似“不可能”的困难,才使得这一工程显得更加意义非凡。
如果是在平原地区,打通同等长度的隧道最多需要4年时间,但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困难增加了无数倍。
工程面临的头号“敌人”就是高海拔伴随高寒缺氧导致的“生存之难”。数据显示,身处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超过60%的人会发生头痛、头晕、心慌、气短等高原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肺气肿、脑水肿进而危及生命。这不仅对人的身体极为不利,也会大大影响施工效率。其次,项目处地偏远物资运输极为困难,隧道施工还伴随着偏压、富水、岩爆、瓦斯等不良地质情况。此外,圭嘎拉隧道长、斜井坡度大、通风距离长也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挑战。
面对这些“世界之难”,中交二公局团队大力弘扬“两路”精神精神,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斗志,在雪域高原奋战7年,打通了拉萨到山南的快速通道。
为了克服“生存之难”这个头号“敌人”,项目采用“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建造模式,有针对性地引进了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锚杆台车、铣挖机、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掘机等先进设备,有效减少了人工作业、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了减员增效。项目还引进BIM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工地”,通过可视化模型来掌握施工难点、施工工序,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业健康管理,设置医务室,安装制氧机,配备移动氧吧,定期给员工进行体检,全力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针对处地偏远、地质条件不良等“施工之难”,项目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减少物资超耗、降低损耗,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地质条件不符合施工要求,项目就积极进行“线路优化”,避开偏压、浅埋和不良地质等段落,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风险,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进度。
针对隧道高寒、特长等“技术之难”,项目在通风、开挖、新材料应用、斜井优化、拱架优化等方面积极创新,并借助BIM模型可视化优势,针对复杂节点及施工重难点部位进行三维技术交底,有效促进了工作人员对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的掌握。此外,中交二公局高度重视青藏高原地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电气化减排,开展绿色施工,全面践行“双碳”战略,推进工程可持续发展。
“七年,2000多个日夜,数不清多少个难熬的高原不眠夜!我们终于成功了!”谈到过去那段日子,中交二公局项目员工无限感慨,难掩兴奋之情。
贡献央企价值 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圭嘎拉隧道贯通的背后,是近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增速全国领先,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历史性发展。这片雪域高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十四五”以来,西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历史阶段。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双碳”战略、西部大开发、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战略不断深入实施的新时代背景下,西藏清洁能源资源、土地草场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比较优势日益凸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西藏全面贯彻新时代治藏方略,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推动共同富裕。西藏把深入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事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其中,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成为一项最“亮眼”的战略举措。该举措将做大做强拉萨核心增长极,发挥好拉萨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将加快建设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3小时经济圈。
而圭嘎拉隧道项目所属的西藏S5线快速通道,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治藏方略、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是推进拉萨山南一体化、打造西藏经济核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西藏建设1小时经济区、全区3小时经济圈和3小时综合交通圈的重要环节。预计西藏S5线年底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布局,推动西藏新型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进而优化城镇化格局,为当地资源开发提供一条更便捷、更通畅的公路通道,对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沿线土地利用价值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地群众更是期盼圭嘎拉隧道贯通,它将直接连通群山两侧的拉萨和山南两地,三个多小时路程将缩短至一个多小时,成功将高原边远地区的民众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一位当地藏民兴奋地说:“隧道通了,路也快通车了。孩子长大后,就可以去拉萨上学,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隧道的贯通不仅更有利于当地藏民同胞“走出去”就业、求学,还为他们打造了农产品走出大山的快速通道,为当地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巨大的便利,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民生路、致富路、连心路。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