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要想富,先修路,农村,终因路而变化,若是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连通村内外,致富的梦想遥不可及。
(本刊讯)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5周年,这五年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从惠民生来看,“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巩固的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从打好脱贫攻坚战来看,“四好农村路”是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的“先手棋”,是破解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的底气所在。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四好农村路”是基础和关键,也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强保障。
“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我们更应以此为契机,在第五周年之际,推动“四好农村路”发展迈上新台阶。
晴天扬尘裹身,雨天泥巴糊脚,路面狭窄难行……是许多人对农村路的印象。路不通,山里的资源无人知、美景无人赏,老百姓守着金山银山却生活匮乏。近年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99.24%的乡镇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1%和96.5%以上,城乡运输一体化水平接近80%,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交通扶贫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物流网络不断完善,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公路+扶贫” 打通群众“幸福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要想富,先修路,农村,终因路而变化。
“出门便爬坡,吃粮靠肩驮,农闲背被儿,男儿难娶婆。”这首民谣在江淮分水岭北坡的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流传了半个世纪,倾诉着岳西县老鸭村当年的辛酸。改革开放前,村里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家家户户土坯房,年年青黄不接,甚至饿死过人。
几十年间,扶贫的春风吹绿了大别山,通路、搬迁、整村容……老鸭村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革命老区的脱贫故事。作为一个深度贫困村,老鸭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距离县城只有44公里,却因山壑纵横而交通不便。在这里,村民居住分散,山多地少,自然灾害频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耕种,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手提肩扛运东西为主。“我们只想修一条路!”穷山村里,这是村民们最朴素的期待,却一度是最奢侈的梦想。
路,是一个地区的骨架,也是老鸭村的短板之一。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连通村内外,致富的梦想遥不可及。
如今,老鸭村的路通了,发展的动脉也通了,随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推进,老鸭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2017年,老鸭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38%;如今,脱贫攻坚工作已高质量通过国家验收。
六盘山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覆盖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四省区,61个县。长期以来,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坡、横亘大地的千沟万壑,阻碍着这里的经济发展。近些年,六盘山区以改善交通作为突破口,打响了扶贫脱贫攻坚战。
在总面积3541平方公里,辖21个镇306个村(居、社区),总人口46万人的旬阳县境内,襄渝铁路及复线、西康铁路及复线、316国道、211国道(原102省道)在旬阳交汇,西康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汉江航道直达长江。截至2018年底,旬阳县公路通车里程达6349.5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8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70.3公里,县乡公路679.6公里,村级公路5414.537公里,实现了100%镇通油路、水泥路和100%行政村通公路目标。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这无疑是对旬阳县建好农村四好路工作成效最有力的肯定。
拿着沉甸甸的6万元卖烟收入,黄万珍感触最深的还是新修的水泥路,以往下雨出行连摩托车都不敢骑,更别提烟叶运输了。而新修的3公里水泥路,消除了沿途85户群众生产生活困扰。黄万珍居住的石门镇木瓜村,也是旬阳7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修路对于群众脱贫增收的基础作用不言而喻。
迎新村位于中厂镇店子沟流域,是白河县有名的深度贫困村。山大沟深,资源匮乏,产业薄弱,是导致该村穷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公路狭窄,交通不畅,村民出行不便,影响经济发展,拓宽升级村级公路是村民的共同期盼。
“盼星星盼月亮,迎新公路加宽改造工程终于上马了,公路宽敞了方便了,发展更有希望了,穷日子也快到头了”,村民黄元学说出了全村百姓的共同心声。
通过成功争取“油返沙”项目,落实迎新村修建公路指标10公里,工程投资500万元,并经过项目前期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年前顺利开工,3月份顺利竣工。新建成的公路是一条连接白河十天高度路口、红顺公路、构扒千年白果树、庙山寨等景区的较高等级的村级公路,彻底改变交通带来的不利现状。
今年已经完成东沟和大小南沟村组路公路建设,新修公路里程5000余米,实现打通该村公路最后一公里的目标,解决公路建设这个大矛盾。
修路扶贫民心欢,人行路变成了公路,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窄路变成了宽路,村民被眼前发生的变化感动了,更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一个深度贫困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公路+旅游” 村民吃上“生态饭”
暮春四月,走进鲁朗,绿树青翠、山花摇曳,这美景如画的西藏“小瑞士”,让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得益于这些美景,我们村民的钱包鼓了。” 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拉姆说道。每当林芝桃花绽放时,扎西岗村就进入了旅游旺季,拉姆的家庭旅馆便慢慢进入了客满状态。10多年前,拉姆所在的扎西岗村还是318国道上一个普通村庄,收入单一。随着我区旅游升温,越来越多的骑行、徒步、自驾游客来到扎西岗村,扎西岗村民逐步吃上了“旅游饭”,并且越吃越香。特别是随着粤藏两地共同打造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建成,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了更多游客来到鲁朗,其周边的扎西岗村、罗布村、东巴才村村民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旅游服务中,乡村旅游成为鲁朗人致富的重要渠道。
“我们从浙江来到拉萨,就是为了体验纯正藏医药浴。”一位游客这样说道。藏医药浴法是一种传统医疗手段,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旅游价值也被人们关注。近年来,藏医药浴法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受到很多游客的青睐。
到2018年底,我区乡村旅游点超过200个,全年乡村旅游接待达到935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2亿元,全区农牧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7万人,旅游产业帮助3.2万贫困人口脱贫。
感受草原风情,欣赏恋人花开,徜徉高原花海,见证爱情永恒。8月3日,2019康保“恋人花”文化生态旅游嘉年华开幕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恋人花谷景区隆重举行。在炎炎夏日,10万亩荞麦花开正浓,“恋人花”迎风开放,冀北京西避暑胜地康保将为北京及周边游客献上一场独具特色、欢乐共享的夏季清凉视听盛宴。
这次的嘉年华活动从8月3日开始,持续到8月11日。与往年嘉年华活动不同,今年还包括2019中国广场舞大赛、2019中国康保全地形车精英赛两项全国性精彩赛事。同时,活动期间还将举办越野及房车自驾游、旅游大巴观光游、恋人露营、中国荞麦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一次次将活动推向高潮。恋人花景区设立了露营基地(帐篷、房车、集装箱屋等)、主服务区(含餐饮、美食、篝火、演出、音乐节等),还设立景观木栈道,方便游客漫步摄影。观景台能看到连绵起伏的花海和风车形成的壮丽景观,在早晨、傍晚能看到独特的美景,形成一个景区、多点视觉的效果,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
2019康保“恋人花”文化生态旅游嘉年华秉持旅游+扶贫的理念,充分挖掘康保独特的生态地理优势,以草原天际线为主线,以“恋人花”为主题,以助力扶贫为目的,着力发挥旅游产业覆盖面广、带动性强和可持续性好的优势,把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带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特色民宿、景区打工等实现多渠道增收,也为接续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路径,全力打造具有康保特色的生态旅游新业态,助力康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公路+产业” 经济发展有了新通道
“扶贫先扶志,小康不是事。”引导贫困户树立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价值观念,谋划长远增收渠道,方能让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
近年来,西峰区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重点实施断头路、通组路、联网路、产业路建设。目前,全区共建成农村等级公路163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100%。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托起了百姓的致富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羊肠小道到宽阔的柏油路;从城区到镇村,从主干道到偏远村组……如今,在西峰区,一条条玉带般的乡村公路在田间纵横交织,延伸到百姓家门口。
初夏,驱车穿行在蒲河川区,宽阔的柏油路蜿蜒曲折,公路两旁,油菜花田一路绵延铺展,甜瓜大棚整齐排列,农用车、私家车来来往往。
“我种植甜瓜有十几年时间了,这两年价格好,到村里采摘的游客也多了,每棚能收入五六千元。”正在瓜棚里忙活的蒲河村村民这样说道,瓜农收入增加得益于农村公路的畅通。
过去,蒲河村没有油路,坑洼不平的砂石路导致村民发展甜瓜产业受限。为了打破川区群众产业发展瓶颈,西峰区立足“西游”产业布局,于2015年投资6000多万元,实施了毛巴环川公路建设工程,沿川建成三级公路11.8公里。2018年,再次投资2478万元,实施显毛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建成三级公路10.4公里,实现了与毛巴环川公路的全闭合。如今,新修的西环川公路从毛寺村一直延伸到蒲河村、纸坊村,将一个个景点串联成一体,形成美丽的乡村生态旅游风情线。升级改造后的通村公路,畅通了西甜瓜的外销之路,也为蒲河川区带去了人气、财气。
今年4月下旬,蒲河川的万亩油菜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观赏游玩。中国・庆阳第二届油菜花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创收41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80万元。
“早些年,路不好,我们卖甜瓜不敢开蹦蹦车,怕路上颠坏,用自行车推上山,路修好后,卖瓜就方便了,来村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今年油菜花节期间,我卖活络面、凉皮等,每天收入几百元到上千元。”毛寺村村民张金蛋坦言,乡村公路就是百姓的脱贫致富路。
一条道路,带活一方经济。西峰区将农村公路建设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积极推行“交通运输+特色产业”等扶贫新模式,实施一批具有资源路、产业开发路性质的公路改造建设,通过农村公路网建设,促进了各地产业发展。
随着一条条产业路的打通,如今,蒲河村的西甜瓜,五郎铺村的辣椒,李庄村的养殖,贺塬村的苗林等,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就要聆听时代的召唤、顺应人民的呼唤。农村公路建设的好坏,事关广大农民群众“走得好”,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出行服务,事关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门路越走越宽广。因此必须以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要作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激活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深度结合,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韩梦宵)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