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互联网“适老化”要有利老年人全面“融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系统展现了后疫情时代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使用社交工具更频繁,95.09%的老年人认为疫情之后学习网络操作非常有必要,93.3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能学会智能手机上网。报告显示,2017年起老年群体微信支付金额基本呈直线增长,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基准(100%),2021年第二季度增长为5227%。

    近年来,我国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社会治理和服务效能。与此同时,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防疫等社会生活中遇到不便,难以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为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职能部门部署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工作,互联网企业和有关机构抓紧落实相关改造措施,初步取得积极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中出现了一种偏向,认为既然部分老年人不会上网和使用智能手机,不能适应广泛运用智能化服务的社会环境,最好的适老化就是将这部分老年人“隔离”开来,为他们提供“弱智能化服务”或传统服务。按照中央要求,互联网应用适老化要“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有人对此理解为,对部分老年人只需提供传统服务和线下渠道服务,无需提供智能化服务和线上服务。

    上述认识既不符合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方向,也不符合老年群体对互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服务的实际需求。《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认为,鉴于老年人在使用网络和智能手机方面的弱势,一些家庭和生活场景对他们照顾很周到,而这种照顾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老年群体的“弱者印象”,一些老年人也会自觉不自觉认同这种消极形象。报告发现,很多老年人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可、被接纳,他们有较强的学习、适应网络和智能化服务的动力。

    所以,真正好的、负责任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是要逐渐填平“数字鸿沟”,而不是加剧“数字鸿沟”;是要充分尊重和满足老年群体渴望被认可、被接纳,愿意学习和适应互联网社会的内在需求,而不是漠视、否认他们的需求;是要不断提高互联网应用的人性化、适老化水平,有利于老年人更好适应、全面融入广泛运用智能化服务的社会环境,而不是要通过“数字鸿沟”,将部分老年人从智能化服务环境中“隔离”出去。

    为此,中央强调“坚持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要求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抓紧解决目前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服务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总之,互联网是应用适老化改造,不是要通过弱化甚至取消网络和智能化服务来“适应”老年人,而是要通过科学、系统的改造,使网络和智能化服务更好地适合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同时帮助老年人提高使用网络和智能化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网络社会。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