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贵州省开展智慧交通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审批〈贵州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送审稿)及试点任务申请书的请示》(黔交呈〔2019〕105号)收悉。为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要求,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在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智慧交通建设、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山区公路建设运营安全风险管控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鼓励各方积极参与。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投融资模式、智慧交通应用、交旅融合发展路径、“四好农村路”管养体系、山区公路安全风险管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告我部和你省人民政府。每年12月之前向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积极指导,在相关“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中加强支持。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

    2020年4月26日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贵州省试点任务要点

    一、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

    (一)试点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研究提出贵州省交通运输省市(州)县等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改革路径和保障措施。

    2.以“沪昆国家高速公路安顺至盘州(黔滇界)段扩容工程PPP项目”“贵州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升级改造PPP项目”为依托,探索“经营性公路+公益性交通项目”实施方式可行性和路径,形成与宏观政策相适应的高速公路PPP项目的合理回报率、合作模式、项目收益评价指标及操作流程、风险识别和分担及补偿机制等重要成果。

    3.探索利用经营性公路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信托基金(REITs)、TOT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管养效率。通过市场化方式对全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改造,降低高速公路运营单位成本。

    4.以贵阳至龙洞堡机场、贵阳至黄果树等政府转让经营权高速公路项目为案例开展项目后评价,探索研究降低政府债务以及企业负债率,提高企业融资评级。利用省级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和省属交通企业自有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贵州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形成经营性公路PPP模式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指导经营性公路PPP模式实施,同时基于贵州发展特点,总结形成《贵州省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案》《盘活交通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的路径和方法》《交通产业基金创新实践应用》等一整套政策研究成果,并出台相关政策。

    通过3—5年时间,利用出台政策,推动一批高速公路PPP项目落地,全面盘活交通基础设施存量资产,优化交通产业基金模式,形成具有“贵州”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投融资新模式。

    二、智慧交通建设

    (一)试点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全面构建智慧高速公路技术体系,推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加速智能化与运营业务深度融合,推进人车路网云协同化,促进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高速公路大数据融合和新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实现对高速公路透彻全面、实时智能的感知和趋势预测。

    2.以构建“大平台、大数据、大应用”为途径,打造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聚通用”升级版,建设交通建设质监平台、交通建设工程投资和建设预警监督平台、新农村交通综合服务开放生态平台、综合交通出行平台,形成以“一张网、一朵云、一中心、一平台”为载体和以“统一基础条件、统一门户入口、统一信息资源、统一地图服务、统一安全防护、统一标准规范”为支撑的“4+6”新格局。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质量监管、投资预警监督、农村综合服务、交通综合出行服务四个平台建设,发布四个领域交通运输大数据建设应用指南,提升交通大数据治理能力,促进交通大数据创新应用;完成贵安复线智慧高速建设方案,发布贵州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

    通过3—5年,建成智慧高速公路工程,即构建一张智慧高速车路信息感知交互网,构建一套智慧高速大数据支撑平台,构建分别面向管控决策、出行服务、建设养护、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应用系统;编制贵州智慧高速公路设计、建设、运营、养护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路协同和北斗定位等新技术与高速公路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安全、效率、效益及服务水平,为全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本。

    三、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试点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创机制。研究出台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政策,设立旅游公路建设专项资金池,研究制定相应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建立“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推动成立社会化管理机构,统筹旅游公路的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

    2.连区域。结合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旅游公路道路体系,推动公路与核心景区、旅游资源有效串联,形成主题突出、特性鲜明、快进慢出的旅游交通快进慢游网络。

    3.提服务。充分整合交通运输与旅游、气象、餐饮、住宿等服务资源,大力发展共享交通。增加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旅游公路等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交通运输车辆服务,信息服务等内容,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旅游能力。

    4.树品牌。依托贵州荔波、梵净山和交通特大桥梁等精品资源,建设精品旅游公路。探索开发旅游航道、低空飞行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丰富旅游交通产品。

    5.引资本。打通旅游与交通的共建共享融资渠道,将旅游资源与道路捆绑开发。逐步培育交通、旅游综合性开发企业,鼓励交旅投企业分别投资道路建设和景区建设,形成多方投入、社会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贵州省旅游公路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贵州省旅游公路设计导则》,有序指导荔波喀斯特、铜仁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等旅游风景道项目建设,推动平罗高速平塘特大桥(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桥旅融合”服务区项目建成,同时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路线,旅游交通经济带初显成效。

    通过3—5年时间,完成贵州省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贵州省山地房车旅游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建立健全相关网站、移动平台等信息服务,打造“山地房车”等旅游品牌,旅游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一)试点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制定顶层设计。系统研究农村公路在建设、管理和养护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构建符合山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出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技术指南、工程导则等。

    2.实施重点工程。以镇宁县、从江县县乡公路为工程试点载体,在贵州省农村“组组通”硬化路监管平台的经验上,启动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研发“四好农村路”综合系统管理平台。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出台符合山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建设工程技术导则、设计标准、建管养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成“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精准确定建设管理养护质量回访项目,形成贵州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经验和模式,为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五、山区公路建设运营安全风险管控

    (一)试点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消防救援总队。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开展山区公路建设运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研究,制订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构建质量安全关键参数采集和使用体制机制。

    2.开展山区运营公路长大桥梁、高边坡等特殊结构物健康监测与管理体系研究,加强风险防范顶层设计,制定管控措施,健全标准体系,实时掌握长大桥梁、高边坡的安全运营状况。

    (三)预期成果。

    全面形成在工程建造、技术装备、运营维护、公路地灾及桥隧病害防治、应急管理等方向的成果,构建适应新时代贵州公路建设、养护发展需求的山区公路建设运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全面提升山区公路建设运维水平。

    通过1—2年时间,实现试点工程风险管控的全面覆盖,同时出台关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管控、运营养护管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制度和技术标准。

    通过3—5年时间,在交通基础设施品质、科技创新、安全保障、行业治理等四个战略方向上,形成包括管理制度、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在内的成果体系,及时印发相关政策性文件,不断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