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环保

    应对“白色污染” 中国发力“限塑”

    塑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置塑料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带来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群众健康安全。联合国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所有塑料制品中,只有不到1/10会被循环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环境中。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渔业等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一向高度重视塑料垃圾的环境影响,针对“白色污染”,我国从2008年6月就开始施行“限塑令”。国家发改委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

    有外媒称中国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输出国,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传林曾回应,中国是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但并不代表中国是塑料污染大国,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有关塑料的十大事实与再生塑料产业绿色发展建议》中谈及,我国每年塑料制品产量逾7500万吨,回收率为23%—29%,高于不少发达国家。

    面对电商、外卖等新业态带来的塑料制品消耗量持续上升等挑战,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禁塑’‘限塑’期限,电商、外卖等也在其中。在禁限部分塑料用品的同时,还提出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方便群众生活。”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霍传林也透露,我国已将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纳入“湾长制”试点工作,禁止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入海。同时,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开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污染综合防控示范。比如,依据《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开展了渤海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的综合治理等。这些都为防止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应积极开展垃圾塑料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国际合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表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不仅会改善全球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也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国际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他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废弃塑料制品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更新发布塑料制品禁限目录,细化禁限范围和执行标准;各地区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实化细化禁限管控的具体措施。“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全球共同应对塑料污染问题上,我们将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把倡议变成行动,把理念转为实践,为全球共同应对塑料污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位负责人说。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