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水运在韧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在维护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更加凸显。”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费维军这样说。
根据联合国定义,可持续交通指的是,“以安全、负担得起、易于利用、高效和具有韧性的方式为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当今和子孙后代,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碳和其他排放及环境影响”。
因此,费维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要加快实施水运助力交通运输碳达峰的政策及路径措施,优化水运能源消费结构,加快航运清洁能源利用。
水运助力交通碳达峰政策亟待实施
众所周知,水运相比其他运输方式具有运能大、单位运输成本低、单位运输排放和能耗低等比较优势,因此成为各大古代文明依水而生、当今绝大多数城市和产业带傍水而兴的重要条件,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运输方式。
据调查发现,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全部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交通相关。而我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运大国,全球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8席和7席。因此,我国要想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水运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安全、绿色、智慧要素引领,推动水路运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费维军说。
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内河通航航道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到3.1亿载重吨。2020年,我国内河货运量完成38.15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5.5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亿标箱,均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这也更加凸显中国作为水运大国必须要发挥的作用。在推进绿色低碳方面,费维军建议,加快实施水运助力交通运输碳达峰的政策及路径措施,优化水运能源消费结构,加快航运清洁能源利用,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治理,实现水运低碳绿色发展。
另外,还要推动智能航运技术及管理创新,积极利用新技术为传统水运发展赋能。推进数字航道、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智能航保、智能监管等技术及系统的试验、试点和示范,促进港航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未来方向:建设“沿海水上高速路”
据联合国数据测算,交通运输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0%以上,这也再次凸显了发展可持续交通的紧迫性。
在顶层设计上,近期我国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突出了水运的重要地位,还出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等重要文件,为水运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于水运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费维军认为,要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沿海运输条件与特点,组织实施我国“沿海水上高速路振兴计划”,打造更加畅通高效、安全可靠和自主可控的沿海水运通道。
如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这一路径更值得关注,“要加强海上航运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完善水道及其通航环境,真正建成海上高速路”,费维军讲述,要利用海上通道加快重点物资及消费品等沿海运输系统性建设,充分发挥海上黄金水道的能力与作用。
引导货物“路转水” 推进水陆联运
在推进水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更要强化远洋运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高效、可靠、稳定的全球海上供应链。
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有不少专家提出要积极融入和构建全球海运新生态,强化与世界主要海运通道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升海运联通范围与联通能力。
就此,费维军也提出一种观点,“强化国际海运供应链弹性系统建设,提高海运供应链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韧性与稳定性,在联合国框架下共同提升国际重要海峡与支点的运输及应急保障能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时,还要以水运大通道为干线,以港口为综合物流枢纽,引导货物“路转水”,加快推进国内货物水陆联运系统建设。
费维军解释,具体来说,就是要优化与完善煤炭、石油、粮食、汽车等联运系统,提升重点货物水陆联运的服务能力,并积极培育国内水上旅游新市场。还要建设符合我国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货场基础设施条件的新型内贸集装箱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政策体系,“实施畅通港口战略,进一步强化港口在现代流通体系与供应链中的作用,加快推进以港口枢纽为中心的海铁联运、河海联运。”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