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环保

    生态扶贫:借行业优势 创扶贫特色

    环境保护部定点帮扶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隆化县,地处燕山—太行山余脉,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是京津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北京风沙源,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价值。环境保护部明确提出两县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工作,发挥行业优势,在理念、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积极引导协助两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政策理念引领 助生态环保脱贫

    环境保护部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一体化推进工作,把支持生态保护脱贫作为7项扶贫内容之一,列入《环境保护部2017~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加以落实。部领导多次赴两县慰问、调研、座谈,并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定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这既是环境保护的行业特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要求,两县要突出重点,瞄准贫困户、贫困村、扶贫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等,整合资源,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接一件事办,务求取得实效。

    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攻坚一体化推进的思路,环境保护部从生态保护脱贫、特色产业脱贫、解决生产生活突出问题、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高脱贫攻坚管理能力、整体规划6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结合扶贫工作,帮助承德市及两县做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顶层设计,找准问题、明确方向,提出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重大政策,稳步推进,形成整体效应,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经过多年努力,围场县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形成了以传统和新兴生态产业为主的林果业、食用菌、中药材、时差菜、马铃薯、养殖业、花卉、手工业、乡村旅游等九大扶贫产业,发展经济林基地190万亩,合作造林8.6万亩,雇佣贫困生态护林员1513名,生态产业带动4.2万名贫困人口受益。

    隆化县发挥生态资源丰富、近邻京津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截至目前,通过发展肉牛饲养和果蔬、中药材、经济作物种植等规模产业,全县23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其他贫困村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专项资金倾斜 重基础能力提升

    贫困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差、建设资金缺、管理能力弱。环境保护部把环保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以提升当地基础能力建设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仅2017年就支持围场县1.7亿元,支持隆化县1.1亿元,其中,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围场1.4亿元,隆化8000万元;两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各安排3000万元,连续3年,最终实现贫困村农村环境治理全覆盖。

    这批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围场县的乡镇垃圾转运站、污水管网、生态河道综合治理、造林绿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小区建设等项目,以及隆化县的热河皇家美丽乡村精品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滦河流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站项目,武烈河上游河道生态综合整治、水源林建设等项目。

    据两县提供的数据,环境保护部自1992年帮扶围场县以来,通过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直接支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监测站、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各类项目108个,这些项目帮扶实现75个贫困村、7.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环境保护部自2002年帮扶隆化县以来,项目覆盖16个乡镇,带动贫困户9332户、27785人稳定脱贫。仅2015~2016年,实施污水处理、城市粪便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等项目12个,惠及20个贫困村、2630户8155人、解决就业9400人,惠及企业50家。

    通过加强两县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能力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及农民生活条件,夯实了环境管理基础,两县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的有效结合。

    为使两县扶贫成果保持长效并稳步提升,环境保护部还在两县较早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2017年协调支持围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2676万元、隆化县8095万元,开展了滦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及转移支付效果调查、旅游季空气质量改善计划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精准扶贫结合“示范村”以及地表水重金属和阴离子项目监测分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环保专项业务培训,帮助两县提高环境管理能力。

    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认为,环保工作就是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屏障功能重要的两县,确保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一体化推进,意义重大,其价值和作用体现在递进的3个层面:第一,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两县建设重点工程,帮助生态环保能力上一个台阶,在县级财政无法到达的情况下,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就是一种扶贫;第二,在环保能力提升之后,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可以加大环保约束,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转型;第三,逐步协助引入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促使贫困地区弯道超车,尽快赶上国家整体的发展步伐。

    措施落地推广 为生态脆弱区探路

    环境保护部各扶贫工作小组在帮扶项目中也着重考虑当地需求和资源优势,力求项目能够落地生根,星火燎原。

    第4扶贫工作小组结合水司工作特点,编制了《围场县“环保帮扶示范村”帮扶方案》,指导当地理清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农村环保运营管理机制,“花更少的钱,起到更大的成效”,围绕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改厕和治理村庄污水垃圾,打造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的示范村,促进村庄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同时积累经验,待成熟后在围场县推广。

    研究显示,我国76%的贫困县在生态脆弱带内。大部分贫困人口日常生计和收入直接依赖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重要生物资源的无序利用、过度开发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资源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加大了区域减贫难度。环境保护部2012年起在全国12个县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项目试点,通过替代生计、特有资源培育等方式,研究适合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目前试点地区生物资源均得到不同程度保护,每户年收入增加3000元~10000元。特有资源培育模式最先在四川宝兴县、贵州玉龙县等地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以生态司为主导在围场、隆化进行了3个试点。

    在第8扶贫工作小组帮扶村围场县八顷村种植当地特有的高山药用植物金莲花,既保障制药企业原料供应,又减少村民对当地生物资源的依赖和破坏,为贫困户提供增收渠道;在围场县大苇子沟村开展特有林地生态修复和以保护当地品种为目标的畜禽养殖;帮助隆化县海岱沟村利用当地特有的柴鸡品种进行立体化养殖和果蔬大棚种植;同时还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研究。

    项目技术支持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生物多样性研究室卢晓强博士说,随着项目逐渐展开,会派专人对种植养殖各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并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融入贫困户增收过程,提高农民生态保护和物种保护意识。

    生态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结合扶贫地区试点经验,将探索建立不同区域特点的生物多样性与减贫共赢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并在全国更多地区推广。

    张惠远认为,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一体化推进,对于生态脆弱地区不仅必要而且紧迫,试点经验和模式的推广将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状况的脱贫措施产生约束和示范作用。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