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环保

    2019,政策躁动下的动力电池回收“尴尬”

    接二连三的动力电池回收政策发布,迫使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和加速布局。

    11月7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梯次利用企业需要自建或授权回收服务网点;加强对废旧动力蓄电池的跟踪,且回收服务网点不得擅自对其进行拆卸;设置明显提示信息和作业流程规范示意图等指导信息;回收服务网点须将电池类型、来源、数量等相关信息保留记录三年备查等。

    12月3日,工信部规划,未来十五年,我国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的回收渠道。

    从政策发布的背景看,主要原因是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在梯次利用和原材料分解回收效率、流入合规回收企业的电池规模量、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还不够高。

    政策实施目标是想淘汰发展模式粗放、技术工艺落后、环保意识薄弱的回收企业。加快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让更多退役电池流入合规回收企业,实现良性发展,进而有利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改善企业的盈利性。

    不过随着政策要求普遍提高,在实际操作时,有知名业内人士告知高工锂电,这可能会增加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成本,增加其市场盈利难度。

    现临近年关,高工锂电认为,有必要对动力电池回收现状、企业对政策反馈、政策实施可能性进行分析复盘。

    动力电池回收现状

    由于一些协会,媒体的片面、夸张、甚至错误宣传以及对政策指引的选择性解读,动力电池回收类企业没有以真实的市场容量为指导。这导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建设及规划的处理产能合计远超理论废旧电池淘汰数量。

    其中,一部分企业由于产业链不合规,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和人工拆解成本低。同时没有环保和安全生产等一系列责任承担,其盈利性强。

    合规企业则在环保、安全、自动化设备、厂房、人员等方面投入不菲。同时由于退役动力电池供给地分散,相应回收处理费用高。如果规模化和技术方面跟不上,经济性会差很多。

    关于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前景,在近期结束的2019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上,中国铁塔能源王鼎乾表示,动力蓄电池到2020年累计退役量达20万吨(约25GWh),2025年累计退役量将超过78万吨(约116GWh)。2019至2025年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市场空间有望超过600亿元。

    另外王鼎乾还认为,动力电池回收方面,虽然国家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比如,退役锂电池的仓储物流需要比照第九类危险品进行管理,梯次加工企业要纳入工信部溯源管理系统,但如果仅仅是采购与销售目前还属于市场化行为。

    企业对政策的反馈

    政策提高动力电池回收进入门槛,有利于产业链合作和技术创新。不过最终实际效果,还要看市场力量的博弈。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告诉高工锂电,政策高要求的好处是运营端在售卖电池时会更多考虑政策风险,有利于回收企业收购更多电池。

    弊端是不合规的企业,可能会钻漏洞,进一步利用低成本优势,收购更多电池来维持盈利。

    另外政策高要求只是倡导和建议,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自身而言,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依旧是市场的自由选择行为,不存在任何的行政垄断等阻碍。

    中天鸿锂总经理陈进昭表示,动力电池回收政策促使梯次利用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厂紧密合作,进而让更多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在市场方面,梯次利用企业会进一步提升实力水平,来满足政策合规要求,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政策实施可能性

    就政策内容而言,是提高动力电池回收门槛。

    具体来看,是增加了动力电池企业在政策、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支出成本。不过对动力电池回收渠道而言,政策性保障增加,合法合规性更加明确。

    有多位业内人士反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迫使回收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商业模式改进,进一步压缩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不过由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难免有漏洞,一些不合规企业可能会加大钻空子的力度,获取更多利润。

    事实上,政策只是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市场博弈。

    如果现实情况,终端消费者强烈要求更环保和安全的动力电池回收。那想生存发展的回收企业肯定会想尽办法,顺应市场趋势,去朝更高要求的电池回收体系努力。剩下那些无法满足终端要求的回收企业,自然会被市场淘汰掉。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