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来,“起了大早”的垃圾焚烧发电终于赶上了“晚集”。但逐渐浮出水面的退补信号,却给了正处于项目投产大年的行业一记重拳。
“电价补贴政策不能持续,垃圾焚烧发电将呈现断崖式的下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就曾这样预测退补后的行业图景。
过去一年,600个项目密集上马
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代表的环保产业具有见效快、风险低等优势,成为众多地方产业发展的首选目标。作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黄金期”,2019年全国有600个大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拟在建,初步估算单个项目投资约2亿—20亿。到2019年底,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达到45万吨/日,按照处理能力估算,焚烧比例已经超过70%。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到,至2020年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将达到50%以上。业界据此测算,到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产能将达到59万吨/日。这也意味着,这些项目将在今明两年迎来集中落地。未来随着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的垃圾焚烧市场趋于饱和,垃圾发电厂的建设步伐将迈向三四线城市。
综合考虑工程、设备以及运营市场,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总市场规模达到2438亿元。由此推动着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成为当前众多的环保企业争相布局的产业利润增长点。在垃圾发电补贴和处理费补贴的刺激下,许多企业开始投资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早已走向资本化运营道路。
要花多少钱?
即便如此,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资金方面“骑虎难下”。其中,补贴退坡的预期引起行业担忧。在此前财政部的回复中就曾表示,“介于垃圾发电项目效率低、生态环境效益欠佳等情况,“将逐步减少新增项目纳入补贴范围的比例。”面对有可能发生的补贴“刹车”,不少企业开始担忧行业前景。
按照国家发改委2012年发布的《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发电部分执行全国统一标杆电价0.65元每千瓦时,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实行两级分摊。超出部分由省级电网负担0.1元,其余部分(0.15-0.3元)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基金负担,也就是我们说的国补。
引入补贴政策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收入构成主要由垃圾处理费、上网电价与补贴部分构成。垃圾处理费取决于垃圾量和处理费单价两大支柱来源。其中入厂垃圾量主要受到城市城镇化水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规划等因素影响,而处理费的单价主要是通过成本测算,按照“覆盖成本,合理盈利”原则,由项目运营方与项目所在地政府谈判而来。垃圾处理费补贴,是指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就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目前,我国各地垃圾处理费从80元到150元不等。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约30%的收入源于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提供的发电补贴。需要明确的是,受到热议的补贴退坡指的是这0.15—0.3元部分的国补,而不是0.65元整体。而在建造阶段无收入,那么公司的营业收入基本都是依靠后续的项目运营带来的,而垃圾焚烧发电的运营收入就是前面提到的补贴。
走出温室后,阵痛何解
实际上,垃圾焚烧发电属重资本、微盈利、带有公益性质的项目。独特的公益价值,决定了项目收益水平有明显天花板。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多采用BOT模式运营,企业投资参与前期建设,投运后收回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补贴。一旦补贴取消,垃圾焚烧发电厂1/3收入来源将断掉。不论新老项目,由于各地垃圾焚烧发电环保要求的提高,老项目面临升级改造,新项目整体投资增加,生产综合成本上升,整体收益下降。
光大证券的研报显示,垃圾焚烧产能缺口依旧较大,中期并不具备补贴退坡或取消的条件。即便在当前补贴没有退坡的情况下,一旦补贴发放不及时,企业运转都会陷入困境。“因为企业在决定投资项目时,投资回报测算均包含电价补贴。”行业人士预测,一旦去补贴,会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响尤甚。而为提升环境效益的投入却越来越大,不增加补贴企业已经艰难,再减少电价补贴难以想象。
大量垃圾焚烧处理项目还处于准备期和建设期,补贴政策取消将显著影响环保公司的融资、项目建设能力。同时,目前行业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取消补贴对中小城市影响较大。另据统计,2016-2019年,中央财政共拨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超过3000亿元。另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已超过1200亿元。
更多的业界观点更倾向于“补贴退出与否,不仅是看垃圾发电产业自身发展,而要结合垃圾处置的整体现状。”尽管没有直接退补,但介于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补贴支付周期可能被延长,期间同样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也许,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克服政策边际、环境边际、成本边际与收益边际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