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红黑榜

    从地方实践看城乡社区治理的创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基层活力不断迸发。党的十九大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党的十九大还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社区建设和治理工作的重点。

    基层社区治理关乎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政党的执政基础,关涉社会的长治久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完善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大举措。“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是连接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社区治理创新是社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无论从建构过程、建构内容还是社区的发展需求上来看都不尽相同。当前很多城市的社区发展呈现出“三个多样化”,即社区类型多样化、居民需求多样化、条线任务多样化,原有的社区建设模式已难以适应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如何探索社区治理创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新课题。为此,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以不同社区类型的社区治理创新为主题,重点搜集与此相关的地方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对各地创新社区治理的实践和先进经验,以及当前社区治理创新的特点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地方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社区治理创新的地方实践

    棚改区党建引领型社区治理——武汉青山区

    青山区因武钢而兴。新中国成立之初,10万建设大军“先生产、后生活”,在此搭建简易工棚安家落户。2007年4月,棚改工程启动,截至2016年7月,青山区共建成临江港湾、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共5个安置房小区。随着棚改结束,数万群众“出棚进楼”开启了新生活。由大杂院到新型社区,新挑战随之而来,如粗放式管理难以适应需求,人际关系褪去“大院熟人”余温,老年人集中,居民结构复杂,居住陋习等等。面对新形势,青山区以解决居民小事为出发点开展社区治理探索,用心把“鸡毛蒜皮”小事当作大事办,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创新“天天敲门组”“顺顺吧”“好样的工作队”“四点半学校”“社区好味到”等五大红色载体,形成了“力量全介入、问题全收集、服务全覆盖、成效全评价”的“四全”的社区治理体系,成为以党建引领“三治一服务”示范区。

    建强1个党组织,“大党委”统筹各方坚强有力。青山区从“创新组织设置”“创新组织架构”“创新组织管理”入手,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将社区党组织打造成领导社区治理的坚强堡垒。在社区党总支、物业公司党支部的领导下,入党的居民、社区物业员工亮明身份,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居民、员工积极向组织靠拢,社区党员人数不断增长。物业公司除了积极开展住宅维护、环境保养等传统项目以外,推出代办事务、金融咨询、家电维修、照顾有困难人群等社区服务项目,同时社区党员带头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志愿活动。此外,在社区“大党委”的奔走、促动下,社区周边企业、单位也成了治理的重要力量。爱熙社工组织、西渡公益发展中心、卢志刚义工服务队,等等,一个个社会组织进来了;钢城二中、桥头小学、武钢一技校,一所所学校成了共建单位。社区随处可见志愿者身影,教师、干警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走进社区发挥作用,红色工作队越来越多,党的基层组织架构更加有力。2018年,青山区的青和居社区建立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构架,参与社区治理的党员人数已达164人。

    探索3治有效途径,“红马甲”“红袖章”务实管用。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对基层自治、法治和德治的领导,通过载体创新、闭环联动,调动居民群众积极性,以自治为主线,以法治保底线,以德治树高线,下活社区治理“一盘棋”。一是群众自治,社区党总支把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社区、红色物业党员群众共同组成“天天敲门组”,重点关照那些需要帮助的孤寡、空巢老人。在敲门中渐渐摸索出来“天天敲门18法”,如真情感化法、见缝插针法、巧借机遇法、以帮促进法等等,自治一步一步地走进群众心中。党员的党性被激活,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二是倡导“法治”,为化解矛盾纠纷,社区党组织建立专门负责调和矛盾的“顺顺吧”,街道司法所干部定期到“顺顺吧”调解,公益律师每周四上门,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和信访代理服务。三是弘扬德治,组织5支志愿服务队身穿红马甲,常年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用“身边红马甲”引领文明德治新风尚。当前,“天天敲门组”“顺顺吧”“身边红马甲”推进了社区自治、法治、德治共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打造1套信息化服务体系,4全服务工作机制凝聚民意。用好用活“线上”和“线下”两大阵地,形成工作力量全进入、群众需求全收集、分类分级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的“四全”机制,将各类资源、力量和服务组织起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做实做优6大基本服务。具体而言,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联动,实现“预约在网上、代办在网格、服务在社区”;二是提升生活服务,打造“红色物业”,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创新;三是延伸法律服务,组建专业团队,开展诉求代理、意愿代言、法务代办;四是丰富文体服务,组建7支文体活动团队,3天一个小活动、1周一场大活动;五是做好关爱服务,紧贴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需求,创办“社区好味到大食堂”“四点半学校”“阳光家园”等特色载体;六是创新党员服务,开展“红色基金暖心微行动”,对党员的“小困难、小变故”及时上门慰问。此外,依托微邻里平台,形成了一套全面、精准、精细的信息化社区服务体系。“青山微邻里”公众号后台建设完成,居民绑定后,可以便捷享受6大公共服务。有困难,上“微邻里”“报事”,从受理到处理再到完成全程监控,不满意还可以给个“差评”。

    老旧小区居民自治型社区治理——江苏常州天宁区

    老旧小区改造在许多城市里都是一件困难重重的工作,因为难以同时满足各方需求,常常会“好心没办成好事”。在江苏常州天宁区,基层政府部门积极联动各类党群组织,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共项目,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更在改造过程中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探索出了一条居民自治、党员引领的“共治共赢”之路。

    “问需于民”,做好电梯改造。老旧小区的居民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加装电梯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好事。业主自愿是开展电梯改造试点的大前提,可具体到怎么建,关键在于上下层住户如何协调利益。加装电梯不仅方便上下楼,高层住宅还可以借此升值,但有的低层住户却认为自己是受损方。为此,常州天宁区的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开展引导和服务,充分考虑老旧小区居民诉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治理改造内容,形成治理方案。相比全国其他城市申请电梯改造的条件,常州的门槛可谓“苛刻”:需要电梯所在单元楼全体业主的书面同意,且占用小区公共部位的还需要小区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而且,电梯改造及后续维保费用全部由业主自筹,分摊比例自行协商。有些小区的业主与其他业主代表成立小组,有人负责对接有关部门和施工方,另设两人分别负责工程监督和资金使用核查。出钱加装电梯后,业主们觉得电梯是自家财产的一部分,于是制定了一份电梯使用公约,写明电梯不能运大件、卫生怎么打扫、违约如何处理,通过制定公约来维护共同利益,如果再有矛盾,就采取民事法律途径解决。

    居民协商齐动手,改变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天宁区综治办改变以往社会治理项目由基层政府部门大包大揽、运用行政手段推荐民生工程的治理思路,从决策到施工让社区居民亲自参与。虽然规模化建设有助于降低成本,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老旧小区都适合加装电梯,常州对电梯改造不下指标,坚持在客观条件具备的小区“成熟一台增设一台”的原则,“政府补贴要办成好事,就必须要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保证全体业主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再开工。针对客观条件不成熟、有其他民生诉求的小区,如外墙青皮脱落问题,则由该小区居民率先统一意见,其中30%的费用由社区各家协商出资,剩余的70%由街道补贴,对整体外立面进行翻新和防水作业;街道对其他有翻新需求的居民推出递减补贴计划,越早达成一致申请改造的楼栋,补贴的比例越高,发挥补贴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在参与中增强获得感。

    居民自治、党员引领,实现共治共赢。天宁区在基层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和简便易行原则,利用社区管家与社工网格形成有机互补,畅通党群干群关系,高效调解邻里纠纷,收集民情民意,参与社区决策。在基层群众工作中,注重解决人心齐的问题,尊重居民主体,推动居民自治,同时发挥居民中党员骨干的关键抓手作用,由其牵头为邻居服务、顺带解决邻里积怨,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让群众看到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解决问题,就是巩固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执政基础。

    商品住宅区市场主导型社区治理——武汉百步亭社区

    百步亭社区占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万人,是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是唯一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社区。1995年,百步亭集团入驻百步亭地区,开发建设百步亭小区,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化一统天下”的社区建设局面,社区党组织、百步亭集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区自治组织等多个主体在社区治理中充分交流、协商、合作,建设房地产住宅、基层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以及社区公共服务有机结合的“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走上了一条市场主导型的自治道路。多年来,百步亭社区注重党建引领、宣传思想工作、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过20多年发展,百步亭社区形成了文明新风扑面、人际关系亲密、管理服务完善、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4

    创新形成百步亭“134567”工作法。百步亭坚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创新社会治理,形成全员参与的百步亭工作法。可以简单概括为“134567”:“一好双强”壮大队伍,即建设一个好的党组织,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标准选好配强社区带头人,选任干部以“奉献+才艺”为标准,不单看年龄、身份、文凭、资历,更要看奉献精神、工作能力、群众基础、文艺才干等;“三位一体”强化核心,即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社区里没有隶属关系的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整合协调起来,增强战斗力;“四项服务”赢得民心,即通过党组织的关爱服务、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物业服务、社会化的志愿服务,满足居民需求,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五级负责”力量下沉,即党委书记负责社区、支部书记负责苑区,支部委员负责片区、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负责家庭,随时随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做到问题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问题;“六步议事”居民自治,即按照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议事组织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专家审查定公约、居民表决说了算,推广居民自治;“七类活动”全员参与,即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民俗节庆活动、网络春晚活动、群众健身活动、道德论坛活动、文明创建活动、亭台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拉近社区居民的距离,加强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凝聚人心。

    “红色物业”融入社区治理的合作共治机制。百步亭社区治理在实践中赋予物业公司双重角色:一方面是作为市场主体的角色,物业公司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作为党的工作队的角色,物业公司在党的引领下成为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社区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协调与合作,合作共治是社区治理的方向。百步亭社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育物业公司融入社区治理的合作共治机制:

    人员双向融合机制。一是让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两委成员和在职党员兼任物业企业质量总监,同时吸纳物业企业的党员负责人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非党员物业负责人兼任社区居委会成员;二是“社区+物业”双员配置进网格,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网格管理;三是搭建线上双向融合平台。在社区建立社区网格员和物业管理员、社区居民共同参加的微信群,及时提供社区动态、物业服务和惠民政策等信息。

    问题联动处置机制。百步亭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在基层党支部的领导下构建社区协商的三方联动机制,形成了包括三方共商社区大事的周例会制度、三方联席评议工作的每月民主听证会制度、监督和巡查制度以及社区居民六步议事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化协商平台。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相应的会议协商平台实现三方之间的沟通、合作、交流,并通过民主管理机制达致三方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从而真正实现三方之间的联动。

    激励考核监督机制。一是建立“红色物业”红黑榜,每季度对物业企业进行测评,每半年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年底由社区居民、社区和第三方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物业企业诚信榜;二是支持“红色物业”的发展,在企业党建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对“红色物业”工作突出、居民满意度高的物业企业给予奖励,对物业服务管理人才的发展给予支持;三是引入社区纪检监督机制,督促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社区居民。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组织志愿服务。百步亭社区投入巨资建成了生态环境、商业服务、医疗卫生、学校教育四大配套设施,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如将社区内的物业保洁、饮食服务等岗位优先安排给下岗人员工作,商业门店低价出租给下岗人员再就业,居委会组织就业到家庭、引进手工艺品加工厂,成立家政服务网站等,此外,还实施“感情再就业”工程,动员有需求的富裕家庭多请钟点工,动员下岗人员走出家门做钟点工,形成了家庭互帮互助、亲情就业的和谐氛围,很多家庭也由此拉近了彼此的关系。社区坚持把“邻里守望相助”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推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在“做细、做小、做实、做全”上下功夫。首先,百步亭社区为保障志愿服务工作有人做、有人管,邻里守望无盲点,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同时建立了志愿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在各苑区和驻区单位共设立26个志愿服务站,落实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其次,社区积极吸纳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楼栋长、居民群众等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带头加入志愿服务组织。目前,社区志愿者与社区1000多名空巢老人、500多名残疾人,全部结成了亲情关爱对子,坚持每天送问候,每周送服务,急难送救助,生病送医疗,生日送祝福,节日送慰问,让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村改居”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成都瑞泉馨城社区

    瑞泉馨城是成都温江区涌泉街道规划建设的一个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最大的新型集中居住区之一。其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八个组团,现已建成安和苑、宁和苑、定和苑、富和苑四个组团,主要安置来自花土、凤凰、明光、前锋、双堰、大田、共耕等7个社区(村)的失地农民,目前已入住居民约1.2万。随机分配的居住形式致使社区人口异质性强,基层自治组织也由原来的村委会变成居委会,治理难度加大。涌泉街道党工委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综合利用、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依法科学地设置区划,确定了瑞泉馨城社区辖区“四至”界限。四个组团位于其中,并配套社区活动中心、瑞泉馨城公共服务站、实验学校、金太阳幼儿园、卫生院、派出所、市场等服务处所。

    区政府街道重视社区治理,党建引领新市民院落治理。温江区启动成都首个社区发展治理“1+8+E”支持云平台,对全区116个村(社区)自治组织成员、议事会成员进行全域能力提升。其中,“1”是指温江区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8”是指该支持中心依托党建、智慧民政资源,整合社区营造支持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关爱援助中心、社区发展治理实训中心、社工素能提升中心、社会组织双创中心、智慧民政信息中心、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数据中心等8个中心,“E”(Extend)则代表今后延伸的服务。涌泉街道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瞄准“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目标,坚持从“政治、民生、共治”三个维度发力,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发挥党工委“龙头”作用、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探索健全“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三类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联动体系,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建立兼职委员制度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遴选38名兼职委员进入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发挥驻区单位、联系单位党组织的协同作用,整合资源,互联互动。瑞泉馨城社区按照“1+3+N”模式开展集中安置区新市民院落治理,“1”即党组织核心领导;“3”即小区居民业主大会,院落议事会,院委会或业委会;“N”则是若干微项目、自组织等,充分发挥院落党组织的核心引领,整合各类资源,聚合各方力量,以项目为抓手,通过自治、法治、德治,多元参与,共创共建、共享共治。

    社会组织助力,社区精英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成都市民政局和瑞泉馨城社区的支持下,温江区涌泉滴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下称“滴水公益”)的社工以居民参与为主导,始终坚持和实践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区管理新格局的理念,与政府和社区居委会一起,开展送花活动、种花指导、园艺技能培训、花园打造等活动,推进“三园”好风景行动即窗前小家园、屋前小花园、院内后花园,“送花激兴趣,种花达共识,护花重参与”,动员居民们关注家庭环境、小区公共环境,积极引导和推动居民参与,强化公共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逐渐形成共同的院落文化,将小区(社区)发展成为具有共同情感联结、共同社区意识、共同文化凝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组织和社工的服务下,居民更加积极地参与,提升了公共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涌现出了一批居民骨干,建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成立后,瑞泉馨城社区整合人力资源,利用社区精英的特长,解决居民纠纷、组织社区活动,同时政府在组织、资金和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使社区精英与治理需求充分契合。

    居民议事会搭建居民参与平台,解决公共事务。社区居委会征集居民骨干意见后,通过公开选举,选出了23名议事会代表,成立了小区院落议事会,选出了第一届院落议事会主任、副主任,划分了院落网格居民小组并选出了网格组长。社区居委会和社工还通过开展议事规则培训、社区治理经验参访学习等提升议事会成员能力,以促进院落议事会更好发挥作用。以安和苑小区中间公共绿地的治理为例,部分居民骨干和社区居委会提议可以打造一个集景观和种菜功能于一体的小区公共绿地空间,通过院落调研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议事会会议商讨、对接园林公司打造等,最终将这块小区中间的公共绿地空间取名“安禾园”,进行统一规划,鼓励居民有序认领土地,让70多块土地找到了新的主人,让小区内“人人都有地种”,这片菜地也成为了小区里的一道风景线。为让这片菜地更充分地发挥作用,社区专门为小朋友规划出用于农耕学习的地方——“田园之声”自然教育基地,由10块小菜地组成,播种了大蒜、豌豆、菠菜等作物,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农耕知识、体会亲自种菜的快乐,等到这些作物成熟收获,再组织小朋友们采摘并送到孤寡老人的家中。居民议事会平台不仅能满足社区、满足居民的共同需求,也能让社区对菜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居民发生矛盾。


    中高档住宅区社会自治型社区治理——南京翠竹园社区

    翠竹园社区位于南京雨花台区花神湖畔,共有居民3036户、8000多人,是一个以中高档商品房为主的社区,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200名,下辖居委会党支部、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支部、老年大学党支部等三个支部。为破除“邻里相见不相识”的问题,建立守望相助、协商议事的和谐邻里关系,翠竹园社区于2013年开始探索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四方平台”工作法,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

    5

    构建“党建+文化”的社区治理特色体系。5年来在“四方平台”建设过程中,对于翠竹园社区互助会和众多社区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社区党总支一直起着核心引领、保驾护航作用,特别是在环境整治等难点问题破解上,社区党总支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通过协商式议事、服务型治理、组织化参与破解矛盾难题的新路。2018年以来,翠竹园社区积极挖掘“竹文化”的品质和内涵,着手开发形成竹韵、竹风、竹节等系列治理服务项目,并借鉴企业ISO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社区互助参与手册》2.0版本,其经验做法已分享至全国40多个城市2000多个社区。

    “四方平台”议事协商,共商社区建设与发展难题。由翠竹园社区党总支牵头,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社会组织协商议事的“四方平台”,制定了《翠竹园社区“四方平台”议事规则》,每月第一个星期四召开“四方平台”联席会议,按照“商以求同,协以事成”的原则,共商社区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联席会议以网格民情需求等为议题来源,由社区“两委”按“轻重缓急”等原则确定议事议题,议事主体由“四方”常任议事成员、根据议题内容利害关系人确定的议事人员两部分组成,根据“主持中立、就事论事、少数服从多数”等10条议事规则开展议事协商,同时建立健全议案评估和跟踪落实制度。以“垃圾桶下地库”议题为例,2017年3月,为便于居民每天下地库取车时“随手”扔垃圾,物业公司试点将垃圾桶移至地下车库。试点不久,陆续有居民向网格负责人反映地下空间封闭,垃圾桶异味难闻,网格负责人随即将此事反馈给社区“两委”。考虑到提出诉求居民较多、呼声较高,经社区“两委”研究,将此列为“急办”重要议事议题,放到“四方平台”共同协商,同时邀请网格员代表参加。在第一轮联席会议上,各方代表按照议事规则各抒己见,议定由翠竹园社区互助会开展问卷调查,以进一步摸清情况、收集居民意见和需求。在第二轮联席会议上,翠竹园社区互助会通报调查问卷结果,网格员对近期居民意见梳理汇总,“四方”和网格员代表、居民代表就调查结果和居民意见进一步商讨,最后各方形成一致意见:取消“垃圾桶下地库”试点。会后,社区“两委”和业主委员会依照既定规程,督促物业公司调整垃圾桶摆放位置,并做到垃圾及时清理,切实维护干净美好的社区生活居住环境。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公共事务。2013年,在翠竹园社区党总支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统筹、业主委员会参与、物业公司支持下,社区公益性组织“翠竹园社区互助会”成立。其目标是通过开展爱心活动,促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主要职责是挖掘社区居民需求,指导和支持社区居民骨干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积极争取城区、街道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5年来,翠竹园社区社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6月,翠竹园社区已拥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90个,覆盖文体、为老、为少等各个方面,每年举办大小活动近100场。翠竹园社区通过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不仅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将居民凝聚在一起让每位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区社会组织,还通过把陌生人变成熟人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通过居民群众组织化参与,不仅解决居民参与的有序性问题,还实现了社区社会组织从单一举办社区活动到全方位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有力地提升了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时,基本采用AA制形式,并鼓励参与者进行爱心捐赠和众筹,实现自给自足和自我造血。另外,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诉求表达、协商讨论、资源链接、行动落实等重要作用,为搭建“四方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发轫于2012年的“至善黔程”帮扶行动,是“四方平台”每年必议之题,每年社区主要通过爱心捐赠、志愿参与的方式,对贵州贫困山区高芒村进行立体化帮扶,先后开展两地少儿共成长活动,村民学堂、村民中心以及村图书馆建设,高芒村青少年助学计划等一系列帮扶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为弘扬社区公益志愿精神的一张靓丽名片。

    完善运作机制,积极为居民服务。一是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社会组织各个主体的资源优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而在落实议案和回应居民需求时,相互补台补位,集中各自优势和资源,实现协同高效联动,使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在基层得到有效预防化解,持续优化“四方平台”的协同机制。二是优化“四方平台”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四方平台”了解民情、凝聚民意、共商共议的载体作用,预先汇总梳理社区居民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联席会议上充分讨论和专题研究分析,经过议事流程形成解决方案,会后按照责任分工督促落实。同时,通过《翠竹园幸福生活》、QQ群、微信群等载体,定期通报办理情况。三是以社区党总支为领导核心,成立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指导和协调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累计300余次,参与人数22500余人次。以创新服务实体平台凝聚人心,搭建居民议事会、社区自助图书馆、彩虹屋等,为社区居民开展互助、自助提供有效途径;以互联网为新的聚合载体,通过网络论坛、QQ群、微信等形成网络集群,让居民在“虚拟社区”中走亲串户,把社区变成了一个相互往来、人人熟悉的大家庭,不断优化“四方平台”的集群机制。翠竹园社区的银发餐厅、家庭诊所等便民服务项目,解决了社区老人吃饭难、看病难的问题。80多家社会组织面向老中少病困等各类人群开展服务,在民生服务工作上做到了社区全覆盖。另外,由于社区外籍人士和华侨侨胞居民较多,翠竹园社区牵头成立侨之家俱乐部、英伦英语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定期开展座谈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帮助华侨侨胞融入社区生活,还专门开设壁球馆,满足社区居民的运动需要。2008年11月2日,“翠竹园社区台侨胞服务站”在雨花台区的第一个挂牌便是居委会重视侨胞服务的最好证明。

    专家参与型社区治理——清河街道社区

    清河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地处北五环,北经西三旗通昌平,东与朝阳区奥运村相邻,西部与北京科技中心上地相接,是北京发展的重要地区。清河街道社区类型复杂,既有高中档商品房小区,也有城中村,还有旧的单位社区。人口构成上也较为复杂,有高科技人才、商人、政府官员、大学教授等,也有老城区拆迁迁移的老居民和外来打工人口。2014年6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带着他的团队,以清河为实验对象,开展了一场“专家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新清河实验”的有益探索,强调通过综合干预方式,开展的一种跨学科的社会空间实验。

    调研居民理想的社区特质,选举成立议事委员会。首先,正式启动后,李强团队在橡树湾、毛纺厂和阳光南里社区进行比较调研,整体了解清河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之后,李强团队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开展工作,分别是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混合型小区。新清河实验最初是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的:一是社会再组织实验,二是社区提升实验。在社会再组织实验方面,对于3种社区都通过选举议事委员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议事委员是居委会的组成部分,委员们的责任是了解和收集居民意愿。议事委员通过居委会推举、他人推举、个人自荐等方式参加选举,采用差额选举方式产生议事委。议事委员要求,一要有公益心,真正做到知百家事,解百家难;二要有可靠性,能够稳定可靠地为群众服务;三要有大局观,不仅要代表居民利益,也要积极配合党政部门的工作。参加选举的委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位退休的老领导,另一种是热心公益的社区精英。社区提升实验主要是通过议事委员带领居民进行民主议事和决策,产生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提升议案,由课题组整合相关专业的专家、设计师等技术资源,居民参与监督,由此实现社区改造和提升。在社区,议事委员们不仅有威望,而且有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于密切联系群众,获得群众信任,更在于能架起居民与党政部门之间的桥梁,推动居民需求转化为公共议题,如议事厅建造、自行车棚改造、改善社区绿化环境、文明养犬、成立阳光学堂、解决无序停车等等。另外,也注重提升社区的软环境,建造议事厅,开办阳光学堂、读书角、讲座、沙龙等,兴趣班、小社团让邻里的陌生感日益消除,信任与合作不断建立,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的关系日益融洽。

    注重制度建设,孵化社会组织。“清河实验”启动至今,实验团队探索长期可持续的合作方式,以本地社区为主体,全面了解社区需求,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陪伴街道和社区共同探索,随着本地能力提升而逐步退出。为了社区今后可持续健康成长,团队长期扎根、深入社区,在社区党建经费使用制度、社区规划制度、选拔和培育跨学科团队等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采取街道搭台、企业和社区共建团队、第三方培训和评估、社区协作的方式,还有参与式社区规划、社区微更新、社区规划师制度等。在“清河实验”推进过程中,团队注重孵化社会组织,为后续社区参与和社区治理提供本地土壤,为街道整体谋划社区发展战略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同时全面统筹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入和社会服务的供给。当前团队已经成功孵化出一个社会组织,未来将继续长期扎根。2018年清河街道联手清华大学课题组继续深入工作,扩大“清河实验”覆盖面:形成制度化基层操作经验,以便各社区自主开展工作;深入开展参与式社区规划和社区养老工作;共同探索混合型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梳理资源,明确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解决更多地区问题。

    助力老旧小区改造,营造和谐宜居城市。2016年底,经历了近三年的清河实验进入了全新的2.0时代,实验课题组介入市级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工作。第一,深入社区细致摸底,保证居民意愿的整合。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庞杂,涉及旧楼房加装外挂电梯、增设立体机械车库、增加社区养老驿站等项目,专业要求高,行业技术严。为支持基层政府顺利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的群众动员和社会协调工作,清河实验课题组从社区建设、公共空间规划、民生保障三个方面入手,采取“自下而上”的社区居民参与式协商和全样本入户调研相结合的模式,全面了解居民的家庭状况和意愿,完成《关于全国各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经验和模式梳理》报告,分析比较不同的技术方案、居民参与模式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政策依据等,并将居民提出的具体问题汇总至各职能部门。第二,搭建议事平台创新动员机制。为扩大代表性和参与性,课题组组织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社区议事委员和监督委员,制定议事委员会的职责、权利、义务,确定社区议事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例会制度,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并对议事委员和监督委员进行培训,以期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上下沟通、宣传动员和自我协商的积极作用,使社区真正成为政府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社区治理创新的启示与思考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重大部署,大力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践,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各地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给了我们一系列的启示与思考。

    社区治理创新的启示

    “党建统领”引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推进社区治理中,要树立“抓好基层党建是党委最大的政绩”理念,强化社区党组织政治和服务两种功能:以党建统领社区建设、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组织居委会、综治委、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等,研究社区共治事项,协商社区公共议题,解决社区重点难点问题。同时,鼓励流动党员参与社区组织生活,大力开展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带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社区监督和社区服务活动。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社区的制度建设和培育造血功能,指导社区普遍制订居民公约、社规民约或自治章程,并成为引导社区居民言行最具自发性和先导性的规范,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规则体系;在遇到发展与建设瓶颈时,可咨询专家团队做好社区规划与发展。

    坚持多元共治,激发社会活力。按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方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形成党委、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治理新格局,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居民群众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自治作用。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是社区治理的主体。社区要实现可持续的科学治理,就必须调动起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社区居民真正能够行使对社区事务的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同时,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力度,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服务组织,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社区服务专业能力。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直接资助、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扩大居民参与、反映居民诉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培育发展社工服务组织,着力做好流动人口、老年群体、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社工服务,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作用。社区治理的完善离不开市场力量的介入,大量的社区服务项目都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最佳优势。当前物业公司通过向社区居民提供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针对性的专项服务和委托性的特约服务等专业管理服务来满足居民的各种委托需求,在社区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时,要深化思想认识,保持较高的市场敏感度,在社区治理中提早谋划、加强引导。同时还应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商业性专业服务的企业,如社区养老、物流、金融、保险、教育以及信息服务等。社区与市场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市场向居民提供便利服务以获取商业利益,也存在于社区与市场的深层次融合促进与互相嵌入制约的过程中,即社区品质及社区成员构成将对进入社区的市场形态、服务内容、营利状况产生影响,而市场力量也会反过来参与塑造社区品质和社区生态,这些必将助力建设一个宜居和谐的高品质社区。

    关于社区治理创新的思考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正处不断探索创新期,各地的实践创新不仅需要自我的创新思路,也亟需政策的高端引领。在顶层设计上,中央需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出台社区治理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为地方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在地方层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加快制定加强社区治理创新的具体措施,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一规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投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配置好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有序推进社区治理“一盘棋”。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下,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重新规划和配置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权力,将本应属于社区的权力下放给社区,对政府部门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形成一条线对下,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确立延伸到社区的公共服务机构的性质、职能,确保政府自身的本职工作能做到位、做好。

    在对不同社区类型治理模式的总结观察中,我们发现,很多地方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扎实推进,画出了网上网下治理的同心圆,社会治理信息化是与各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由于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因而在信息化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同时,虽然不同地区的社区治理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但多数社区主要在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智慧社区建设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服务便捷度和推动社区治理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扩大群众参与度上下功夫。在未来推进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各地仍需依照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重点。

    当我们审视崇尚家庭、社群和集体的中国社会时,发现:一种依靠温情互助、关系构建支撑起来的秩序正处于孕育和扩展过程中。中国社区对关系资源、情感资源、互助资源和沟通资源的持续开发和不断巩固,为中国复杂社会、流动社会、物权社会、网络社会和风险社会奠定了一个广厚的基层底盘。当前,关系构建、情感互通与内聚强化是有温度社区的重要表现,也是当前社区治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因为有温度的社区是与广场舞、舞蹈队、合唱队、书法团队等关系型公共生活相对应的,不断提高着人际交往的频率与密度。但是,仅有温度是远远不够的。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曾说“以爱为基础的秩序是不牢靠的”,这一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为了构建稳定的社会运行制度,美国人对以法律为基础的秩序特别看重。当面对公共议题、利益纠葛和利益冲突时,社区的温度还不足以从根本上使社区公共秩序完全确立并延续下去。未来,各地在打造有温度的社区的同时,也要注意重点培养社区居民对法律的敬畏、对社区公约的遵循、对社区公共规则的实践以及对个体部分利益和部分权利的让渡,有忍受“繁琐”和“不便”的气质和追求,从而让居民在社区中过上有温度和有风度的生活,使社区成为一个有“双度”的社区。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