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讯(记者|张毓书)抗战时期,中国“飞鹰”携长空“亮剑”的航空报国,我们自然不能忘记。
而今,山河无恙,国家和平,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为对抗外敌有备无患,为祖国安定,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守卫者们时刻准备着。而在负重前行的路上,必不可缺的便是许多钢铁“战友”的付出。
大国利器——中国军用运输机。在现代战争中,空中运输已经成为战略集结和战略投送的主要方式,运输机是一种用于空运兵员、武器装备、并能空投伞兵和军用装备的军用飞机、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的飞机,也可作战。自军用运输机问世以来,多次参与重大战争并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战争愈加重视高速、机动和深入敌后作战的特质,运输机的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运输机的存在尤为重要,而势必建立自己的大运输机队也刻不容缓。大国大运,中国“胖妞”运-20的问世,更加固了我国国防实力,同时也彰显出我国军事战斗力的光速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空军主力运输机型只有运-5轻型运输机。随着现代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国国家利益在海外的拓展,实现武装力量快速部署和装备的快速投送,成为中国军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腾空而起:中国军事运输机凤舞九天
中国军用运输机主要是用于运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的飞机。具有较大的载重量和续航能力,能实施空运、空降和空投,保障地面部队从空中实施快速机动。
机上有完善的通信、领航设备,能在昼夜和各种复杂的气象条件下飞行。由机身、动力装置、起落装置、操作系统、通信设备和领航设备等组成。机身舱门宽阔,有前开、后开和侧开,便于快速装卸大型装备和物资。动力装置多为2-4台涡轮风扇或涡轮螺旋桨大功率发动机。起落架多采用多轮式并装有升降机构,以调节机舱底板离地高度,便于夜战条件下的装卸作业。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
战略运输机是指主要承担远距离(一般为洲际间)、大量兵员和大型武器装备运输任务的军用运输机,这类运输机具有的特点是:载重能力强、航程远,起飞重量一般在150吨以上,载重量超过40吨,正常装载航程超过4000千米,能空降、空投和快速装卸,主要是在远离作战地区的大型/中型机场起降,必要时也在野战机场起降。
战术运输机则是指主要在战区附近承担近距离运输兵员及物资任务的军用运输机。战术运输机一般是中小型飞机,起飞重量60~80吨,载重量20吨左右,可运送100多名士兵;航程3000~4000千米;大多安装涡桨发动机,巡航速度通常为500~700千米/小时。典型的战术运输机有:美国的C-130,乌克兰的安-12和我国的运-8。战术运输机主要用于在前线战区从事近距离军事调动、后勤补给、空降伞兵、空投军用物资和运送伤员,特点是载重量较小,主要在前线的中、小型机场起降,有较好的短距起降能力。
国产运输机的发展是从运-5开始的。运-5运输机是中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尽管运-5服役时间久,但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至今仍是我国最常见的运输机。另一个优点就是在非常低速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稳定飞行,且起飞距离仅仅为170米。此外,还广泛应用在训练、跳伞、体育、运输和农业任务中。
“如果把普通战机比作‘苍鹰’,军用运输机就是翱翔九天的‘鲲鹏’,是战略投送能力的标志。它作为空中投送装备,可以不受地形、海洋的阻隔,灵活使用空运、空降和空投等多种方式,快速高效地将武装人员、装备和物资投送到指定的战场区域。特别是在现代战争中,作战范围明显扩大,远距机动用兵是常事;作战节奏明显加快,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物资、作战装备、给养等消耗急剧增大,对后勤支援保障的要求显著提高。军用运输机的大规模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军事力量的快速机动反应能力和持续保障能力。”空军装备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称,“另外,军用运输机还是重要平台。现代战争中预警机、加油机等特种飞机作用越来越重要,需求量很大,多由运输机改装而来。不仅周期短,很快能投入使用,并且效费比高。可以说,军用运输机作为实现快速反应、远程机动的关键手段,作为后勤保障和持续支援的主要工具,能够大幅度提升军事力量的整体作战能力,成为影响和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决定因素。尤其是大型军用运输机,是实现远程快速战略投送的支柱,是国家和军队空中战略投送力量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成为体现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
其实,军用运输机的作用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了。1942年,为打破日军对我国的地面封锁,保证抗战所需的大批物资的供应,美中两国组织了一支庞大的空中运输队,在中国、印度、缅甸3国之间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粉碎了日军对中国实施大规模军事经济的封锁,稳定了亚洲战场,显示了军事空运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大影响。
根据资料显示,1991年的海湾战争就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一个典型代表,后勤保障中的高速度、高强度和高消耗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当时美军要在海湾完成兵力部署,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是头等大事,从本土到海湾,海运需10多天,空运只用15个小时。当时,美国除使用全部现役空中战略运输力量外,还运用了空军后备队和国民警卫队的14个C-141、C-5中队。美国在宣布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之后短短23天内,就将包括空降兵第82师、第24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在内的大约4万人的精锐部队空运到万里之外的沙特。整个战争期间,美军机动司令部投入500多架大型运输机,向海湾战场运送了44万多人的兵力和50余万吨作战物资,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0年之前的那几年,我国曾多次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当时中国空军的军用运输机频频紧急出动,在最短时间内将大量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运抵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运输机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高度肯定,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抢险救灾与时间赛跑,另一边,全世界各军事大国也从未停止对空运能力的重视。特别是运输机的发展,以便在未来战争中取得先机。因此,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乃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大有所为:国产大运为中国强大的空中战略投送力量
据了解,自然灾害,引发了更多人对我国空中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一个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我们应该拥有强大的空中战略投送力量,来维护我们的国家安全和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当国内和全球范围内发生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与维和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大力提升战略投送能力,立足国内,大力突破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新一代军用运输机,当然,“军用大飞机是核心装备,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大型军用运输机一般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军用运输机。有时也习惯将大中型军用运输机称为“大运”。随着现代战争日益广阔,节奏的日益加快,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加强本国军队的快速反应和布置能力,以便能够迅速将兵力、兵器运送到急需地区,控制局势,为后续部队的增援和展开争夺时间;或者将部队突然投送到对方要害和防御薄弱地区,给其忽然、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空运就被委以重任,这是因为空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
大型运输机从表面上看仅仅是承担运输任务的一种辅助性机种,担任物资和部队空运任务,特色即为载重量大、机体内容积大,运载物资和部队方便,对于空军本身夺取制空权和利用制空权进行对地攻击的任务看似没有帮助。但实际上,大型运输机运输物资和部队的任务在其主要使用中是次要的,其巨大机体和运载能力带来的良好扩展性,使之成为了攻守兼备和攻击型空中力量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
大型运输机是空军攻守兼备必不可少的支柱。能发展出性能良好的能力不受限的大型预警机(进攻性质的空中力量需要大预警机掌握空情,中小型预警机不具备精确掌握空情的能力)、能发展出加油能力强大的加油机(加油机可大大延伸空军的打击距离且性价比高)。发展进攻性的空中作战力量,必须拥有大量的预警机来提供空中指挥控制能力,需要大量的加油机来延伸作战飞机航程,也需要具有可以空中机动的地勤力量,所以说,大型运输机是军事力量的关键。
拿美国空军来说,美军半数运输机不执行常规运输任务。在冷战末期,其承担非运输任务的大型运输机,包括C-135系列、KC-10和波音747等,总装备数量近千架,而承担运输任务的C-5和C-141不足500架,这就足以说明运输机并非是只能运输的机种。在具有进攻能力的空军中,大型运输机以及其各种派生型,地位并不比各种主战飞机低,在大型运输机基础上发展的预警机、加油机,堪称是现代空军力量的倍增器。我们中国空军的积极防御,就是从海湾战争后开始向强调进攻的攻势防御方向发展的。
就在2013年1月26日,中国首款自主战略重型运输机“运-20”在跑道上加速后,一跃而起,起飞成功。以66吨的最高载重量,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空军力量从国土防空力量向攻守兼备的空中机动力量的转换。
2016年7月6日,中国空军举行了运-20飞机授装接装仪式,这标志着运-20飞机正式列装中国空军。运-20代号“鲲鹏”,取自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大鸟,不过因其外形圆滚而被昵称为“胖妞”。运-20飞机研发参考了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另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大于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世界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胖妞”亮点满满。
自主发展:空军军事专家王明亮介绍说,“胖妞”的顺利研制并正式列装空军部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最新成就,标志着中国大飞机设计制造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加入空军空运部队序列,可使空军空中投送的距离、速度、安全性和高原飞行适应性等实现全面跃升。
运输能力强:中国工程院院士、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说道,“所谓大型运输机一般指的是具有洲际运输能力的战略运输机,这类飞机的特点是载重能力强、航程远,起飞重量大多在150吨以上,载重量超过40吨。”王明亮还表示,与过往所拥有的运输机相比,“胖妞”的运输能力提高了一大截。无论是航程、载运重量还是载运货物的体积,都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使得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兼具战术空运和战略空运为一体:作为一种战略运输力量,大型运输机是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胖妞”的设计,除了考虑安全问题外,还要满足军队的特殊要求,如恶劣复杂的环境等。“‘胖妞’可以从纵深地区远距离地进行战略投送,并可以直接落到战场,无需中转,实现‘端对端’投送。”王明亮说,这得益于“胖妞”优异的起降性能和对野战机场的高适应能力。
扩展性大:在“胖妞”的机体之上,还可以改装成多种特种保障飞机,譬如预警机、加油机、巡逻机等等。“胖妞”强大的扩展空间,为中国空军机种体系的进步完善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运输机追求的是比较大的容积,而容积要大,自然就得‘胖’一些。把飞机做得既宽又大,是一个技术难题。”唐长红说。
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难度极大这是真的。众所周知,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制造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有很多国家都研制飞机,但发动机都靠进口。不过,解决发动机问题也仅仅是第一步,还有其他很多技术难点需要克服。比如说,为保证飞机能够在土跑道、沙石跑道等简易机场起降,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设计是关键;大型军用运输机由于载重量大,机翼、机身尺寸大,在结构强度设计上更是要精心考虑,这里面还涉及材料、工艺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有实力的国家始终未曾停止研发的脚步。不仅美、俄等拥有强大空运力量的军事强国在积极发展新型军用运输机,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日本、印度等也都在积极谋求壮大自己的军事空运力量。
中国大型运输机,当之无愧是深度发展我国战略空军的必由之路,更是形成战略空军的大国重器。
相关链接>>>
中国空军展大国之翼“航空报国”
有一段历史,渐行渐远却更为清晰;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却弥足珍贵……在历史与现实中,我们走进中国空军充满血性胆气的崇高灵魂,走近1931年至1945年国共两次合作联合抗日时期,中国空军在14年的时间里浴血奋战、航空报国史实中的壮志凌云。
共和国成立之初,空军从无到有走过了成立航空队、老航校、培养第一批飞行员、女飞行员等历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14年间,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在历史上,以弱胜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我”为主,争取战略战术上的主动权。这对空军的发展也不例外。跟踪、参透外军固然重要,但形成我军独特的空战战术思想和相应的技术路线,夺回主动权,是中国航空最终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1936年1月,中华民国空军毛邦初上校邀请陈纳德到杭州笕桥任教,6月3日,宋美龄任命他为中华民国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国民党空军。中国在抗战初期,空军力量很是薄弱,因为当时的中国空军组建也只有一年多。1938年,苏联曾经对华军事援助,在硬件上中国终于有了可以一战的空军。
某天,中国飞行员在一次试飞过程中发现一架日本飞机,飞行员果断开火,一击即中,日本飞机一头栽倒。在检查战利品的时候,我方空军发现死者戴着一枚金质奖章,于是大家纷纷猜测这人来历肯定不一般,在仔细检查飞机残骸的过程中竟然还搜索到一本日记。果不其然,这是一架侦察机,日记中还记载着,4月29日是日本的天长节,日本航空队欲用轰炸武汉为他们的天皇献礼。
时间紧迫,必须做好防护!但是侦察机的失事,会不会让日本人改变计划呢?于是陈纳德与苏联空军商量以后定下一条妙计。4月28日这一天,中国空军在武汉高调亮相,然后宣布集体起飞去南昌接受任务。那时候的武汉城有很多日本特务和中国汉奸,这些人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传到了日本部队。中国空军离开武汉以后,大约飞行了一个小时,便开始折返。其中,一半中国空军担任阻击日本飞机的任务,一半苏联飞机去到武汉和芜湖中间地带等待伏击日本战机。为什么空军的飞机要去武汉和芜湖的中间地带呢?难道他们一定要飞到那里吗?其实不然,真相是陈纳德在研究日本飞机时发现日本飞机的油箱有限,而日本战机的加油基地在芜湖,所以日本飞机在武汉上空作战的时间必须要短,才有足够的时间飞到芜湖加油。4月29日,日本派出王牌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执行轰炸武汉的任务,这个航空队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可谓滔天,我空军的“空军天神”高志航,就是被这个航空队击落牺牲。
当时,在日本战机快飞到武汉的时候,突然遭到中国飞机的拦截,自大的日本人并没觉得中国的空军有能力阻挡他们的步伐,准备开始歼灭我国空军。但是我空军受命,只与他们周旋,不和他们死拼。结果木更津航空队在天空折腾半天,一直无法摆脱我们的纠缠。可是这时候,日本飞机已油料将尽,他们只能放弃轰炸武汉的计划,悻悻改到芜湖去加油。
就在去芜湖的半路上,日本飞机遭到了苏联空军的伏击。日本的96式战机与苏联战机相比,虽没有劣势,但偏偏他们油不够了,一心想着速胜,结果不但没有胜利,还被打落几架飞机。日本战机不敢再耽误时间,落荒而逃,否则不用等被苏联战机击落,没油的他们自己就会掉下去。苏联飞机更加聪明,深知日本人的心态,一直跟在日本战机的后面开火,不久,便整个歼灭了日本这个王牌航空队。这一战,21架木更津航空队战机无一漏网!
尽瘁为空军,报国把志伸
20世纪30年代,位于杭州的笕桥航空学校,有一座名为“精神堡垒”的校园铭石。黑白老照片上能清楚地看见这座“精神堡垒”上的铭文:“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后来,一批又一批的学员从那里走出,穿上飞行服驾机翱翔于蓝天。在一场场惨烈的卫国战争中,他们升空与侵略者搏斗,以碧血捍卫中国的领空。据战后国民政府编印的《空军忠烈录》统计,整个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国飞行员,平均年龄仅有23岁。
全正熹是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航空班的学生,这个班一共48人。全正熹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个人非常著名,他们就是位列抗战前期中国空军四大天王的刘粹刚与李桂丹。从毕业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个班先后有18人殉职,死亡率高达37.5%。与早期的许多航校学生一样,全正熹毕业后留在航校担任飞行教官,培养下一届学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全正熹正担任空军第二大队第十四中队队长,他与战友们都是抱着抗日御侮之心而从军,听闻北平战事爆发,无不期盼早日驾机御敌。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也卷入战火之中。如同此前“一·二八事变”一样,日本海军航空队派出战机在中国领空肆虐。但就在8月14日这天,日本海航的战机却遭遇了中国空军的迎头痛击!在“空军战神”高志航的带领下,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创下3∶0的辉煌战绩(当时中方宣传为6∶0),8月15日,再次给日军重创。会战期间,全正熹所在的第二大队转战津浦、津沽及淞沪各地上空,对日军阵地、仓库、兵舰等地进行空袭。身为第十四中队队长的全正熹经常会领队出击,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及驱逐舰的威胁,低飞轰炸。尽管没有详细资料记载全正熹的个人战果,但国民政府的官方资料中用了“战果辉煌”四个字,形容第二大队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
1937年10月12日,第二大队受命出击天津大沽口等地的日军码头及运输舰,那一天由副大队长孙桐岗领队自南京起飞。然而,飞机起飞后还未抵达目的地就出现了事故,孙桐岗所驾驶的飞机螺旋桨突然脱落,无法正常飞行,只得让飞机飘行降落,最后在沧州附近着陆。副大队长的事故使出击的其他飞机陷入群龙无首之境,在此情况下,全正熹当机立断,驾驶九〇二号机领队继续前进,终于成功飞抵塘沽码头上空,紧接着便是对敌人码头阵地的一通狂轰滥炸,顺利完成任务。在那4天后的10月16日,全正熹再创新的战绩,这一天他自南京起飞,出击上海高尔夫机场。飞临机场时,全正熹发现有数十架日机停泊在机场东面,而此时日军防空火炮及探照灯二十余具皆指向我军飞机,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全正熹再次表现出空中骑士的勇敢,他与队友们不顾危险,对准地面的日机俯冲投弹,“炸毁敌机数十架”。这次任务成功后仅隔两日,10月18日,全正熹又对上海浏河口的日军运输舰及驱逐舰进行攻击,投弹多枚,全数爆发,敌运输舰两艘被炸中燃烧。
遗憾的是,取得三连胜之后,厄运也很快找上了全正熹。1937年10月24日,全正熹于江宁板桥镇上空殉国。关于烈士牺牲的过程,不少资料中都有提及“全正熹驾机与日机对撞而牺牲”的说法,不过从日军陆航、海航的档案来看,当天并无人阵亡,因此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可靠。相对而言,《空军忠烈录》中的记载更为可信,即“24日,烈士与队员游云章自山东济宁驾九〇二号飞回南京。11时30分,抵江宁板桥镇上空,遇敌机空袭,因陆空联络欠佳,遭敌机五架围攻,飞机中弹,坠地殉职”。
航空报国,《无问西东》的背后
你只知道《无问西东》这部电影自上线起就引起极大反响且收获感动与泪水无数,但你可曾知道它背后的航空报国?
8年抗战,诺大的中国已容不下一张书桌,那些年多少中华学子投笔从戎。电影中的沈光耀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自愿参与了最惨烈的空战,最终为国壮烈捐躯。8年抗战,大批学子如电影中的沈光耀一样投身空军,他们或是成为飞行员与日军在空中厮杀;或是成为工程师在地面为了战鹰的飞行而日夜操劳。还有一些人,他们用另外一种形式投入到了航空事业中。
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徐舜寿,于1933年9月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工程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国内和国外工作。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徐舜寿任主任设计师。1956年10月,他提出了自行设计制造亚音速喷气教练机歼教1的方案。该飞机1958年7月26日首飞成功,是新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飞机。1957年8月以后,徐舜寿和黄志千一道提出设计初教6的设想。1958年8月27日,初教6首飞成功,1961年投入批量生产。而后他又主持和参加了我国多型飞机的设计,并为运7飞机的正确选型和总体设计做出了积极贡献。
“飞豹”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先后在哈尔滨、沈阳、西安等飞机厂、所工作,曾参加歼教1、运7等10多个型号的设计和研制,1982年被任命为“飞豹”飞机总设计师。
此外,我国著名气动弹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德,飞机总体设计专家程不时,强5与初教6飞机主管设计师高镇宁,海防导弹总设计师、飞机研制总指挥何文治,飞机强度专家冯钟越等,都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吴大观,则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系。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在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投身航空报国的,远不只清华的学子。1938年4月,一名来自上海交大的青年,在经过航空机械学校受训后,辗转于西南抗战大后方,奋力修复着受损的战鹰——这位青年就是黄志千。他后来主持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开辟了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先河。
1940年,一位少年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一架飞机航模。当少年眼见轰炸机一次又一次从头顶飞过,所到之处一片硝烟废墟,百姓死伤无数哭喊连天时,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暗暗发誓:“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这位少年的名字叫做——顾诵芬,他是歼教1、初教1的气动布局设计者,歼8Ⅱ的总设计师,更是国产大飞机战略布局的推动者。
“航空报国”这四个字,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着极其深厚浓烈的重要意义。
1946年,东北老航校在战火硝烟中成立,马拉飞机、酒精代替燃料……永远记得,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年代中、环境里,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便是中国“飞鹰”携长空“亮剑”的激燃报国!
(新媒体责编:wx)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