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会议报道

    第二届中国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在京圆满举行

    9月2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届中国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综合提质促发展・融合创新当先锋”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动不同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加大交通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交通运输产业升级等关键议题。

    大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以及中央媒体和行业媒体代表齐聚线下会场,共同为综合交通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现场

    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包括第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原部长李盛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原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中国快递协会会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高宏峰,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何华武,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碧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狄威,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国航股份副总裁、党委常委阎非,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管昭,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副局长孟宪刚,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田军,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郁,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丰等。

    大会由会议开幕式及主旨论坛、重点专题论坛两部分组成。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在开幕式致辞中着重强调了协会在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使命担当,明确指出当前的重要任务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管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狄威应邀出席并致辞,分别从不同维度阐述了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分别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钟华、褚飞跃主持。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 胡亚东

    主旨论坛精彩纷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何华武以《铁路“科技 + 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铁路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思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碧新带来《立足航运 融合发展 携手共建新时代综合交通共同体》的演讲,阐述了航运企业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融合发展路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李连成发表《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交通经验和发展展望》,提供了宏观视角的行业发展思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陈璟对《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重点问题研究》进行深入解读,为未来行业规划提供了专业见解;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田春林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对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分析道路交通检测领域的技术痛点与挑战,讲述智能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前景;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日民立足大件运输行业痛点,介绍数字技术在大件运输中的应用;行云数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友良分享公路交通数智化项目实践经验;京东物流钱熙颖介绍京东物流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经验,强调绿色物流理念;中国南方航空集团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立俭阐述科技创新在民航安全领域的应用及其关键作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何华武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朱碧新

    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宣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关于发布“综合交通”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的通知》,发布了相关成果。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春枝宣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关于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发布了相关成果。大会现场颁发了荣誉证书。

    会议还正式发布《2025年度全国综合货运枢纽发展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全国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发展现状,剖析其在服务产业、畅通供应链、促进区域协同等方面的作用,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研判,为我国货运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大会还分别围绕城乡慢行交通发展、全国综合货运枢纽发展、大模型驱动下的公路智慧化发展路径、公路安全风险管控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教育发展、团体标准助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高铁快运暨铁路货运创新发展、交通数字化智能运维、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创新发展等十个关键重点内容组织专题论坛,广泛吸引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专家学者、同行志士齐聚一堂,共谋发展。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汇聚了行业智慧,分享了前沿成果,凝聚了行业共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不同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加大了交通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了交通运输产业升级,为我国综合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