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2009~2017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
【新民晚报·新民网】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主办的“2017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暨首届北京社会责任展”今天上午在京举行,并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7)》。蓝皮书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显示,2017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37.4分,同比提高2.4分,整体处于起步者阶段。2009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15.2分,整体处于旁观者阶段。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达到23.1分,整体从旁观者阶段进入起步者阶段。2017年,中国企业3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虽整体仍处于起步者阶段,但九年来随着政府部门、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以及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的持续关注和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不断向纵深发展,持续改进。
超七成企业得分低于60分
有43家企业(占14.3%)的社会责任指数达五星级水平,处于卓越者阶段;有44家企业(占14.7%)社会责任指数达到四星级水平,处于领先者阶段;有39家企业(占13.0%)社会责任指数达到三星级,处于追赶者阶段;社会责任指数为二星级水平、处于起步者阶段的企业有44家(占14.7%);社会责任指数为一星级水平、处于旁观者阶段的企业数量最多,有130家(占43.3%),其中有10家企业(占3.3%)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为0,未主动披露任何社会责任相关信息。
国企领先于民企和外企
2017年,国企、民营和外资三类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差异化明显,其中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最高(58.7分),民营企业其次(29.7分),外资企业最低(23.9分)。与2016年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为2.6分、6.4分,而外资企业下降2.1分,且自2014年以来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显示出在经济社会复杂多变背景,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实践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方面整体改善和个体差异的特点。
图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华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
在华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差异较大
外资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显示,2017年平均得分为23.9分,不同国家/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地区的企业远好于欧美地区的企业。其中,韩资企业得分最高(72.5分),达到四星级水平,处于领先者阶段;日资企业(33.1分)、德国(20.6分),为二星级水平,处于起步者阶段;美国(18.7分)、瑞士(17.5分)、英国(14.5分)、法国(11.0分)、其他国家(10.7分)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一星级,处于旁观者阶段。
各项责任议题指数国企好于民企、外企
国企100强各项责任议题指数整体好于民企100强、外企100强,且三者差异化较为明显;相对来说,国企倾向于披露依法经营和股东权益等方面数据,民企在社区关系、股东权益等信息披露相对突出;而外企更加注重对供应链管理和社区关系的信息披露。对比社会责任议题得分情况,国企100强各项社会责任议题指数得分整体上好于民企100强和外资100强,且三者之间差异较为明显。
图说:重点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及发展阶段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差异较大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选取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01家中央企业,研究显示,2017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为51.7分,总体达到三星级水平,处于追赶者阶段。具体而言,近三成中央企业(30家)得分大于80分,达到五星级水平,处于卓越者阶段,其中华润(集团)(96.8分)、中国华电(95.3分)、中国华能(92.5分)等七家企业得分超过90分,超五成中央企业(51家)低于60分,处于三星级及以下水平。
电力行业得分领先
重点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选取了16个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领域进行重点分析。从行业得分来看,电力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最高,为76.0分,达到四星级水平,处于领先者阶段;家电行业、特种设备制造、银行、汽车、石油石化5个行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在40-60分,达到三星级水平,处于追赶者阶段;近年来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对较差(6.5分),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亟待加强。
前10位的国企均为五星级
前10位的国企均为五星级企业,前10位的民企仅有4家为五星级,而前10位的外企有8家为五星级,国企前10的社会责任平均得分(91.8分)要远高于民企(81.4分)和外企(82.5分);从行业来看,国企前10位大多为能源、矿业类企业,而民企和外企多为ICT行业;从地域来看,国企主要集中在北京,民企集中在广东、江浙一带,而外企前10位以韩资4家,日资3家,其次为台资2家,美资1家。(新民晚报 潘子璇)
附表:
本稿件纯属转载。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