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到2020年 大连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七成

    11月9日,记者从新发布的《大连市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和保护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了解到,为改善环境质量,大连市确定今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0%,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每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增长1个百分点。

    为此,今年大连市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燃煤总量控制在2049万吨。到2020年,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耗总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结合城市发展逐步取缔热电联产范围内具备条件的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今年全市淘汰10蒸吨以下老旧低效燃煤锅炉134台。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取缔具备条件的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实施气化大连工程,全面推进气源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力争保持在15%以上。积极推进城市建成区裸露土地绿化工作,到2020年,累计完成裸露土地绿化面积300公顷,实现城市建成区裸露土地绿化全覆盖。

    大连市将专项整治高排放机动车作为工作重点,加强绿标区监管,完善机动车环保检验监控系统,严格黄标车环保检验,今年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6282台;实施高排放机动车监督抽测,限期治理超标车辆,对拟转入大连市的车辆进行上线排放检验。2018年,全面实行机动车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等环节的环保标准审核。加快建立超标车辆维修治理体系。继续实施高排放机动车监督抽测,数量不低于0.4万台次。2019年,全面开展机动车道路遥感监测,对超标车辆实施动态监管。强化新生产、销售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达标监管;实施高排放机动车监督抽测,数量不低于0.4万台次。2020年,完善新车环保达标监管、在用车定期环保检验与维修和监督抽测、超标车上路行驶查处等制度。继续实施高排放机动车监督抽测,数量不低于0.4万台次。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到2020年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70%。

    大连市将开展霾天气观测系统、酸雨观测站、大气降尘观测站、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预警能力。今年底前,完成霾天气观测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到2020年,陆续完成微波辐射计等设备建设。完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的区域联合预警机制,及时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对预案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