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六门课”引领海外青年员工进入成长“快车道”

    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尽管人员总量富余,但是高精尖专业人才短缺,随着经营规模快速增长,人员问题羁绊着企业发展脚步。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和青年员工成长需求,大力实施海外青年员工培养工程,对青年员工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多样化培养,强化政治思想淬炼、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实践锻炼,助力海外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迎进门”强根基

    为使新入职员工深入了解企业,更快融入工作环境,海外事业部人力资源部切实承担起系统人才梯队建设重任,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内部培训为主体设计培训课程。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开班仪式,量身打造线上集中培训、部门系统培训、新老员工交流、国内项目实践等,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理论、实践,全方位了解企业,学习岗位知识,为新员工充电蓄能,快速转变角色,夯实人才队伍根基,提升整体素质。

    “敲开门”递梯子

    为加深新员工对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的了解,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在建项目的工程风貌与项目团队精神面貌,组织新员工深入到国内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学习。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工艺、工程进度、施工重难点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并以前辈的身份,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对新员工们关心的问题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与答疑解惑,激励新员工要敢于吃苦、甘于奉献,在基层中积累、沉淀,为未来走得更高、更远打下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新员工的综合素质,快速融入海外事业部大家庭,通过开展真人CS射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多形式素质拓展活动,加强新员工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新员工团队协作意识,在团队协作中挥洒汗水、凝聚青春力量,将个人理想和企业发展相结合,以行动磨砺意志,用汗水浇灌梦想,为海外事业部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互助门”壮筋骨

    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对新员工给予厚望,为新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采取最优配置,助推新员工早日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

    为加快增强新员工破解难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业务实战能力,海外事业部以“传帮带”为依托,特制定国内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全能人才培养计划”。由两位综合素质较高、境内外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导师,与新员工形成师徒关系,助力新员工业务、思想“两条腿走路”,帮助他们迅速在岗位上成才。

    “敞开门”铺路子

    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切实把握和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为新员工搭建完善的成长平台,把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新铁兵”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聚力人员素质能力提升,不断深化技能提升培训工作,为员工开通“请进来”和“走出去”资质取证培训通道,切实提高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各岗位员工技能业务水平;分不同岗位定期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将培训场所从会议室转移到施工现场,挖掘员工潜能,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库,培养各系统领军人才,打造专业核心团队,全面启动实施核心关键岗位人才备胎计划,为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看好门”压担子

    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加大对新员工考核力度,制定360度绩效考核制度,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坚决进行转岗和淘汰,坚决做到“考核全覆盖、薪酬差异化、淘汰设指标、追责不手软”。新员工入职六个月后,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试用期考核,由各系统部门及境内外项目部负责人给出考核成绩,并由纪委全程监督,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平、公正。

    新员工入职分岗半年后,将进行“三方会谈”,由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负责人及员工本人,结合员工履职情况、心得体会及工作计划等多方面,针对自身价值观、能力、发展趋向等主观方面及工作环境、岗位调整等客观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对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评估调整,“量身打造”适合个人特点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冲出门”墩墩苗

    中国二十二冶海外事业部以“大对标、大调研、大学习”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体员工对标学习意识,坚决破除自我封闭观念,主动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主动走出去提升对标学习能力,对外全面提升与客户“打交道”的沟通协调能力。

    通过工作岗位轮换、境外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青年员工进行多岗位历练,推进机关部门和境内外项目的双向交流,特别是到吃劲的岗位多锻炼,提高复合型管理能力,为将来担当重任打好基础;把青年员工放到条件恶劣的边远项目、急难险重的艰苦项目、情况复杂的境外项目去“墩苗”,锻就关键时刻能经得住各种考验的强大实力。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海外事业部着眼于国内外市场发展定位,从完善人才制度建设、加强用人导向、优化人员结构等方面入手,精心编制“六门课”引领海外青年员工进入成长“快车道”,最大限度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再跨越、再翻番”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新媒体责编:pl202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