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
在天津津塔工程施工过程中,金结公司初次接触到了厚壁管结构的技术难题,技术人员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方式,探索新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成功解决了工程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推动了钢结构制造向高科技技术的发展。
天津津塔工程钢结构材料采用30毫米至70毫米的钢板加工成管型,钢管直径介于1650毫米到1750毫米之间。整个津塔建筑平面为椭圆形状,每根钢柱与钢柱之间连接的部位和尺寸都不相同,从下往上依次是柱先往外倾斜,再往里倾斜。同时中间又加设了4层截面为双腹式箱形的带状桁架,桁架接头牛腿直接插入钢管柱形成一个窄空间多角度的复杂节点,制作难度相当大,组装难度高。对此,技术人员探索新的制作工艺和方法,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制造设备,辅助钢结构产品加工。他们采用电脑对厚壁管结构进行建模放样,并根据不同的板厚对零件进行排版,再转化成数控切割程序,由数控切割机进行切割下料。在原有二氧化碳气保焊焊接满足不了空间多角度焊接的基础上,他们采用数控控制的卷板机对钢板进行压头、曲圆,并制作了相应的工装设备,节省了大量压头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由于施工空间狭小,焊接人员只能钻进去,趴着或躺着进行构件局部构件的焊接。他们还通过制作一些辅助胎具对埋弧自动焊进行改造,使其代替二氧化碳气保焊焊接钢管的对接纵缝和环缝焊接,保证了全熔透焊接的焊接质量。在组装过程中,确定钢柱的中心线成为组对工作中的难点。他们在空间模型上量出各空间牛腿的角度及几何控制尺寸,控制实际构件的装配尺寸,再用控制尺寸检查调整牛腿的定位,保证了构件的制作精度,提高管结构的整体制作质量。在构件预拼装过程中,由于带状桁架由钢柱和外框梁组成,构件尺寸过长,连接节点位置非常复杂,施工人员需要拼装八次之多,为工程的优质施工提供了保证。
公司技术人员以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在工程制作过程中,集思广益、务实进取,显示出了过人的能力和水平。陈宇斌和苑志波分别是这公司工业园制造厂和曹妃甸制造厂钢结构制作的技术领军人员。他们以解决难题为己任,对工程中复杂节点认真研究,并积极编制制作工艺,注重对重点和难点构件部分现场指导,对制作人员的现场施工起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黄海峰和蒋小明是负责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人员,他们根据工程业主安排的施工节点进度,结合企业施工生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津塔工程施工生产的各个细微环节,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新媒体责编:wan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