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京张高铁工程官厅水库特大桥。京张高铁是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交通要道。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图为河北衡水市冀州区滨湖公园。冀州区通过微地形处理、栽植绿化等措施,把盐碱地建成了生态公园。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工人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总装车间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三地正告别一家一户演“独角戏”,唱响创新发展的“协奏曲”。2017年,交通、环保、产业3个一体化的先行领域又交上了一份干货满满的成绩单,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正升华凝练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时代乐章。
无缝连接交通成网
交通——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海陆空纵横交错的交通网,把京津冀紧紧连在一起
一条条“断头路”“瓶颈路”被接连打通:2017年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网重要项目天津至石家庄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太行山高速公路和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北京市国道G109新线高速公路与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以及北京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西延工程等6条路段的接线协议正式签署;京秦高速公路京冀、冀津连接线,将与京秦高速北京段同步建成通车。全长仅5公里的两条连接线,位于京津交界处的河北三河市,将成为京津冀之间又一条快速连接通道。
与此同时,位于北京南部的新机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航站楼屋盖和玻璃幕墙安装。伴随着新机场的建设,航空、铁路、公路之间的“无缝衔接”也必将改变京津冀区域人们的出行方式。
日前,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印发《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提出三地机场要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建设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以首都机场和北京新机场为核心,加快推进首都机场至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联络线、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北京至唐山铁路等建设,研究建设北京新机场至雄安高速公路。北京新机场正在建设中的“五纵两横”的交通路网正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骨架中的关键一环。
近日,河北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历史性地突破10亿吨大关,由单一的煤炭“过境”运输向多种货物集散发展,向港口与腹地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港口资源丰富的京津冀,正积极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环境治理握指成拳
生态——
治污减排、治水增绿,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
2017年,北京的好天气格外多,晴朗冬日里,蓝天白云常在。
2017年是北京五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治污减排、治水增绿,早已不再是一人一地的“独角戏”。
河北正通过“绿色税制”调动企业治污减排的积极性。2018年起,河北将向企业征收环保税,将大气主要污染物和水主要污染物税额标准分为三档。其中,与北京相邻的13个县(市、区)、雄安新区及相邻的12个县(市、区)执行一类标准。紧邻北京的河北廊坊,已成为河北首个完成全部乡镇空气站建设并发布监测数据的地级市。
河北张家口的壶流河,发源于山西境内,流经河北蔚县后在阳原县汇入桑干河,最终汇入官厅水库,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水源地。从2017年8月开始到2019年,蔚县对境内57公里的壶流河沿线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打造壶流河国家湿地公园。经过湿地的过滤,壶流河的整体水质将得到提升,更好地为京津冀地区供水。
绵延759公里的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纵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但这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主轴长年断流,水体污染加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退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永定河等“六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治理。这条饱经沧桑的“母亲河”迎来了“新生”:北京段骨干水源保障工程全面启动,官厅水库生态节点骨干工程实现开工,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顺利启动……为保障永定河的生态用水,上下游联动补充生态用水,加快了全流域生态恢复。
引导产业精准集聚
产业——
产业要素在京津冀区域内合理重组、高效流动、有机衔接,产业链梯次布局
京张携手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小城崇礼到处充满着冰雪元素。2016至2017年度雪季,崇礼接待游客267.6万人次,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目前崇礼已建成滑雪场7家,雪道166条159.7公里,各类缆车索道67条44.5公里,成为中国滑雪产业的标杆。
2016年9月28日,京津两市签署协议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园区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生命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不久前,北京汉唐自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9个项目一起,集体签约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园挂牌一年,园区新增注册企业达316家,注册资本金49亿元。这一园区,正好位于京津冀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之一的天津滨海新区。
目前,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区域约有各类承接平台300多个,但数量多、布局散、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尚有不足。为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精准对接,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的统筹规划建设,京津冀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实施。
《意见》明确了“2+4+46”个承接平台,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个集中承载地,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及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这意味着,三地将统筹区域城市群空间资源,打通转移和承接通道,有序引导创新资源和转移产业向这些平台集中,促进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园区建设专业化。同时,全面梳理对接国家层面涉及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划政策,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