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朝阳区“名师工程”张玲玲教学展示活动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举行

    “名师工程”和“名师讲堂”是朝阳区教工委、教委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持续打造的重点项目。为落实这一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快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一大批卓越教育人才,推进朝阳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3月29日下午,朝阳区教工委、教委主办的朝阳区“名师工程”——张玲玲老师历史学科教学特色展示活动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太阳宫校区隆重举行。此次教学特色展示活动的主题是“立足核心素养,师生共同成长”,主要内容包括“特色课堂教学展示”、“特色教学主题报告”、“特色教学团队展示”三个部分。此次活动既是张玲玲老师特色教学的一次分享,也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示。

    图片7.jpeg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北京教育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李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负责人杨朝晖教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主任郭井生、朝阳区教科院书记刘强、朝阳区教科院初中历史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郭大维老师、朝阳区教科院名师展示项目负责人白文倩、八十中学枣营分校教务陈立香主任、东方德才学校教科研室蔡萍主任等领导和专家参加此项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以下团队: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河北省骨干教师团队部分成员、首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和历史学院部分同学以及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历史学科团队、和平街学区历史教师团队。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谢泽运、副校长兼初中部主管李燕、副校长孙红强参加展示活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副校长刘云峰主持此项活动。

    图片17.jpeg

    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赵静处长为此次活动致辞,强调要强化典型引领,弘扬教育家精神;拥抱时代变革,争当数字时代教育引领者;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市教育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李军部长肯定了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和成果,并表示要致力于“手拉手”为教师提供机会和舞台,促进教育专业发展,牢记育人使命,积极培育英才。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孙红强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图片2.jpeg
    图片4.jpeg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张玲玲老师充分利用教科书和地图册中的史料,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多角度深入分析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作为生产力核心的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张玲玲老师生动的课堂教学、灵活的学生调动、深度的问题引导,充分展示了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发挥了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张玲玲老师也分享了自己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敢于推倒旧有思路,大胆创新教学设计的磨课历程。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结束后,张玲玲老师以“‘以图证史,以图释史’利用历史地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题作了主题报告,讲述了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利用地图凸显史实发展变化,进行图文互证和历史解释,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主张。皮奥琳、凡秋莉和钱静老师分别从人大附中初中历史教研组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青年教师成长的角度进行汇报,讲述了在张玲玲老师的带领下,教研组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图片9.jpeg

    活动邀请了专家团队进行点评。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历史教育专业负责人杨朝晖教授指出张玲玲老师作为教学专业成长发展的典型,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风格和特色,实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并肯定了人大附中尊重学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办学理念,指出依托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可以实现教师的持续发展和成长,充分体现出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感。同时,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历史教研室主任郭井生老师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张玲玲老师教学中的“四个度”,包括立足新课程改革后单元整体教学,突出人作为生产力核心的“高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历史原因的“深度”和“宽度”,以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自我表达的“温度”,充分肯定了张玲玲老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15.jpeg

    最后,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副校长李燕和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刘强结合朝阳区“双名工程”,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名师成就名校,名校培养名师,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名师的教学特色与风采,也定将启发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丁一丹)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