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壹基金多个公益项目落地积石山地震灾区,助力重建韧性家园

    近日,"2024年壹乐园运动汇项目启动仪式"在甘肃积石山县刘集乡河崖小学举办,壹基金多个灾后重建项目正逐步落地积石山地震受灾地区,助力灾区重建韧性家园。在当地政府重建规划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支持下,壹基金联合当地社会组织伙伴,关注受灾害影响的社区和学校,开展防灾减灾项目、儿童关怀与发展项目,致力于提高当地社区的灾害应对能力、促进儿童平安、健康成长。

    2024年壹乐园运动汇项目启动仪式

    灾害救助不只是地震后的紧急救援,还有过渡安置、灾后重建的漫长过程。受灾的老乡和孩子们,需要走出恐惧、重新建起房子、恢复生计和生活。在东方甄选、北京新东方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上海宜德广告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和基金会,支付宝公益、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字节跳动公益、哔哩哔哩公益、平安公益、易宝公益、闲鱼用户等互联网平台及爱心网友、用户,以及社会爱心公众的支持下,壹基金携手社会各界重建减灾韧性家园。

    积石山地震受灾老乡们在重建房屋

    地震发生半年后的今天,受灾村镇的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房屋重建是受灾家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灾情对积石山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冲击。房屋受损家庭或易地集中安置,或原址重建,在政府补贴之后,部分家庭仍面临较大经济压力。经与当地政府协商及对受灾社区走访调研,壹基金计划为D级危房的重建困境家庭提供农房重建补贴,助力其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

    收到山洪预警后,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协助村民转移到安全区域

    在地震发生几天后,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益童乐园陆续在受灾村(社区)开设起来,由专职社工、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们,为受灾害影响的儿童提供全面的社会心理支持,为灾区儿童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4个灾后益童乐园、20个灾后儿童服务站,在甘肃、青海陪伴孩子们直到现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壹基金与合作伙伴仍将持续在受灾村(社区)开展儿童服务,长期陪伴支持儿童的健康成长。

    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学校重视疏散演练,但尚未开设生存技能方面的课程。壹基金与当地社会组织合作,计划在积石山受灾地区开展395场生存训练营,涵盖绳索作业、千斤顶救援、家具防倾倒等技能,以提高学生应对意外的能力。同时,壹基金还计划在临夏州开展安全教育教师工作坊、儿童工作者工作坊、社会情感游戏盒子等培训活动,支持一线儿童工作者,以改善儿童心理健康和提高学校安全教育质量。

    在受灾地区,部分学校因地震影响、教育资源不平衡,缺乏运动场、图书角等设施和相关优质课程。壹基金计划帮助25所受灾学校改造运动场,配备400个班级阅读角,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和趣味阅读,帮助灾区儿童心理和身体成长,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壹基金助理秘书长魏明涛介绍:"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灾害的发生,但是通过日常的防灾减灾,可减轻灾害风险并提高应对能力;本地社区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救与互救,可以减轻人员伤亡和降低损失。"壹基金与甘肃、青海的社会组织合作,在两地共计划组建57支社区志愿者救援队伍,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打通基层防灾减灾救灾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综合应急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及社区韧性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重建经验来源于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壹基金将"以减灾为核心,创建韧性家园"作为目标,建设学校和乡村幼儿园、钢结构抗震农房、减灾示范校园、避灾运动场、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社区减灾中心、儿童服务站等,将防灾减灾理念贯彻到重建工作中。"重建不是简单地将房子盖起,而是将我们从灾害中学到的东西,用到未来的生活中,让我们的家园更有韧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魏明涛说道。

    2024年5月27日,雅安市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黄色预警,芦山县凤禾村、飞仙村、凤头村、双河村等地多支村民志愿者救援队,迅速将可能受山洪威胁的居住点群众转移安置到安全区域。

    这几支队伍成立于2013年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由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支持建立队伍、配备基础救援物资、制定风险地图和应急预案、开展培训和演练。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阶段,共计有67支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先后成立,队伍成员就是本村的村民。8-10年过去,这些最基层的志愿救援力量大部分依然在发挥着作用,作为老乡们身边的救援队,已融为社区有机体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保持着应有的应急能力,也在多年的宣传工作中提高了老乡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当预警信息发出,所有人没有迟疑,迅速反应,配合默契,将风险降到最低。

    壹基金希望在芦山震后地区探索的灾害应对机制,能为其他灾害频发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些经验已在云南鲁甸地震、四川茂县泥石流、九寨沟和长宁地震、山东温比亚台风、河南洪涝灾害、京津冀及东北洪涝灾害等受灾地区发挥作用。

    重建韧性家园,需要社会各界长期、持续的关注与支持。愿受灾老乡和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