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7日,备受全球瞩目的2024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隆重举行。作为大会的重要分会场之一,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于27日上午盛大开幕。
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开幕
此次大会由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联合主办,鄂尔多斯市能源局承办,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内蒙古分院协办,中国能源报作为支持媒体。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全球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旨在推动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院长武强;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刘志强,工学博士、教授、国际科学院院士朱维群,中国油藏地质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技术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章,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宇,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杨树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王富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邬建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成东,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鹏程等参加此次大会。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园区、能源企业、科研机构、市直部门等相关人员应邀参加此次大会。
新能源,作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能源新质生产力,则是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它代表着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和潜力。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宇致辞
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致辞
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海宇与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分别发表致辞。
于海宇表示,近年来,内蒙古充分发挥“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优势,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大力发展新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去年,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新增3141万千瓦,一年新增装机规模相当于过去几十年累计装机规模的一半,实现了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外送量“三个全国第一”。今年3月份自治区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的省份,目前,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45.7%,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26.3%。
他强调,自治区能源局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供给体系,持续优化新能源规划、布局、政策,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基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等项目建设,今年确保并网新能源规模4000万千瓦,提前一年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目标。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五链”融合,重点在风光氢储领域培育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能源新质生产力。坚持一手抓新能源开发建设,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关联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以呼包鄂通为重点的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杜汇良在致辞中表示,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在能源领域闯新路、作贡献,是必须肩负的“国之大者”,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力做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现代能源经济文章,加快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一是打造国家绿色能源供给保障“大基地”;二是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三是打造传统能源产业改造升级“示范地”;四是打造全国领先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他强调,当前,鄂尔多斯正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闯新路、进前列,亟待新能源、新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鄂尔多斯诚挚邀请大家携手“暖城”,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共同答好新质生产力的能源考卷。
权威发声:院士专家共绘能源蓝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主旨演讲
大会伊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以《我国能源战略形势若干问题探讨》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我国能源战略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为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宏观视角和深刻的战略思考。武强院士讲了六个方面的问题:能源消费与生产二者占比分析不可偏废一方;可再生能源“热”背后的“冷”思考;能源消费侧与生产侧的精准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构建具有我国能源特色的“三足鼎力、双模驱动”能源战略体系。
武强指出,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提效节能的系统化应用,通过这三足鼎力,我们就可以解决我们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能源保障的问题。
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中林主旨演讲
紧接着,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中林带来了题为《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高熵能源与系统》的主旨演讲,分享了关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及高熵能源与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纳米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力,为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中林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特征是“多煤、少油、缺气”。因此,寻找“后化石能源”时代的新能源、新的增长点,以保障未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摩擦起电是一个无人不知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像雷电以及穿毛衣时产生的静电就是典型的摩擦起电。摩擦纳米发电机就是一种将环境中的低频次、低振幅的机械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能量采集装置。相较于其他能源,这种机械能量更易采集,因为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制作摩擦纳米发电机所用的材料是非常广阔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从能量获取途径到设备制作,都有着极大的优势。这是和传统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而且是一项能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的技术。未来,在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物联网、互联网、生物医学、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等领域,摩擦纳米发电机都将有广泛应用。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主旨演讲
随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以《电-氢-碳协同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与火电绿色转型》为题发表演讲,提出了电-氢-碳协同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思路,为能源转型提供了富有创新性的方案,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王富强主旨演讲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王富强围绕《新形势下加快新能源发展路径探讨》这一主题,进一步探讨了新能源发展的路径与挑战,为行业内外提供了富有洞察力和实践价值的宝贵建议,为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杰青),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永华
此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杰青),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永华也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围绕《钙钛矿光伏技术-引领能源变革的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钙钛矿光伏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能源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合作深化:揭牌签约共促产业升级
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
大会期间,一系列重要的揭牌仪式和签约仪式将合作推向新高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分院,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绿色低碳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标志着多方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
签约仪式
在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的签约仪式上,双方达成共识,鄂尔多斯市的城市发展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科研实力将紧密结合,共同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领域的新机遇。这一合作的达成,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签约仪式
与此同时,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内蒙古分院与立物(内蒙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生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质量与品牌促进会、上海元数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龙感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优秀企业、机构展开广泛合作。这些合作涵盖了智能科技、生态科技、质量与品牌建设、智能科技与能源经济的结合以及科技创新等多个前沿领域,预示着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即将展开。
圆桌对话:多领域专家共谋发展大计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主持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现场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能源技术革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刘志强,中国油藏地质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技术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章,工学博士、教授、国际科学院院士朱维群,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杨树勇,隆基绿能亚欧总部总裁姚丰等多位重量级嘉宾,纷纷登台亮相,分享了各自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此次圆桌对话不仅展示了新能源技术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还就能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新能源技术的瓶颈与突破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这些深入的交流不仅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加深了大家对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的认识,更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在对话中,与会专家对鄂尔多斯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鄂尔多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及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先锋与典范。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圆桌对话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智慧的交融,为推动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能源及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所在,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续创新。通过此次大会,各方将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全球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领袖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能源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