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逐“绿”而行 向“新”提质 浙商中拓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浙江交通集团所属浙商中拓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总结提炼出“三绿”工作目标:在办公场所推行“绿色办公”,在生产型企业推行“绿色工厂”,在新能源、再生资源领域推进绿色产业发展。通过“节能宣传周”“低碳日”“节水宣传周”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推动节能环保低碳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坚持创新破局,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在全球大力推进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浙商中拓充分发挥自身差异化优势,迅速切入新能源产业赛道,积极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目前已实现光伏和储能两大领域全产业链贯通。

    自2018年起,浙商中拓便进入光伏供应链领域,并积累了一定的业务流量基础。由于认识到供应链金融业务可替代性较强,浙商中拓谨慎选择光伏领域流量大、迭代慢、易于变现的组件制造环节切入,大力推进光伏虚拟工厂业务,更好掌握产能资源,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目前已打通光伏主材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加工制造,自有品牌中拓光伏组件取得TUV、CQC和CE认证,产品质量得到客户高度认可,现每月出货量已超100MW。

    浙商中拓2023年初引进团队,专业从事户用光伏电站开发项目,打造了“中拓光盈”户用光伏品牌,开发建设双坡斜屋顶、光伏阳楼、绿色庭院、平顶阳房、斜顶阳房等产品,助力农户成为绿色电力的生产者与受益者。截至目前,浙商中拓户用光伏业务已覆盖全国过半省份,累计服务农户超5万家,累计发电量6亿度,累计碳减排58.92万吨,在行业内打造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2023年浙商中拓以低速电动车电池银行业务为切入口,大力推动两轮车“以换代充”业务,提供从产品到售后服务的全环节解决方案,服务涉及快递、外卖、同城跑腿、共享车等经济业态,截至目前累计投放电池超1.5万组,投放区域拓展至上海、厦门等23个地市。同时,浙商中拓便民换电站陆续在杭州、金华等地正式投入运营,助力城市绿色基建发展,不断实现跨界创新。

    践行“双碳目标”,做大再生资源业务。在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浙商中拓深刻认识到发展城市矿山是必然趋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浙商中拓是最早布局再生资源领域的国有企业之一,并于2019年设立再生资源事业部,致力于促进再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浙商中拓充分发挥国有上市公司的公信力和品牌优势,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先后于华北、华东、中部地区多个省份成立十余家合资公司,为客户提供贴身的业务模式及标准化服务。同时,探索形成“贸易+基地+平台”的业务模式,2019年江西废钢加工基地顺利投产,2021年入选第八批工信部基地名单,有效满足客户回收、分类、加工、配送等集成服务需求。此外,在持续做专做精废钢业务的基础上,浙商中拓还积极拓展废不锈钢、废塑料、废纸等新赛道新品种。目前,浙商中拓已发展成为业务覆盖国内大部分省份、年交易能力超500万吨的再生资源行业头部企业,截至今年7月底再生钢铁实物量累计超2400万吨,营收近700亿元。

    坚持精益制造,打造绿色工厂。中拓新材料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改造推广应用,今年已经取得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嘉兴市绿色工厂认证,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工厂。

    为响应“双碳”政策,大力发展利用清洁能源,中拓新材料利用屋顶有效面积合作建设屋顶光伏发电装置3.177MWp,积极推广太阳能使用,2023 年光伏发电量约为306.62万kWh,今年1-7月光伏发电约162.55万kWh。

    为减少生产过程电力消耗,中拓新材料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了改造,将酸洗线酸雾风机改造为变频风机并增加变频控制,有效节约运行能耗,年可节约运行能耗10万kWh。RX炉气源供应由分散供应改造为集中供应,集中供气减少能源支出。为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安装低氮燃烧器,完成低氮化改进,年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约2t/a。

    此外,近年来中拓新材料还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出高致密度的工业级金属磷化皮膜处理工艺,研发出提升精细拉丝成材料的新加工技术和高精度缩腰套筒线材技术,有效提高产品成材率,实现原材料减量化发展。

    逐“绿”而行,向“新”提质。未来,浙商中拓将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挖掘传统产业链、供应链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商机,打好“新质生产力+绿色贸易”组合拳,为“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作出积极贡献。(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zhe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