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202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32届地铁学术交流会在无锡隆重举行

    11月7日至8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指导,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品牌学术会议“202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32届地铁学术交流会”在无锡隆重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秘书长,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夏秀江出席会议并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以“绿智融合 持续发展”为主题,携手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院士、设计大师、顶尖专家及荣获詹天佑奖的优秀技术人才,共同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从绿色发展、数字智慧、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开展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联动多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来自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建设运营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及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5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易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无锡市副市长张立军等领导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杜修力、何川,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于松伟、马海志、朱颖、史海欧、黄晓家、朱忠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尚春明,无锡地铁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军等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易军理事长提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着重强调“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重要部署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同时,指出我国轨道交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和战略机遇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通力合作,共同书写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张立军副市长首先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强调无锡紧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轨道交通绿智融合。在全国先行先试,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示范项目,探索中等线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无锡模式,研发了一批绿色建造工艺,打造了一批智慧场景应用,建设了一批数字管理能力,形成了具有无锡特色的绿智融合成果。热忱欢迎广大精英来“太湖之滨-无锡”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携手绘就崭新蓝图。

    主旨报告环节,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作了题为“地铁地下车站双洞密贴顶管机建造技术”的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地铁地下车站建设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围绕“重庆都市轨道桥梁美观设计”的主题,分享了在城市轨道桥梁设计领域的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杜修力就“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川分享“隧道智能建造现状与发展展望”方面的最新成果,揭示了隧道工程领域在智能化建造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无锡地铁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军以“绿色智慧激活城轨技术新动能,多元融合推动持续发展新格局”为题,阐述了绿色智慧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大师报告环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于松伟、马海志、朱颖、史海欧、黄晓家、朱忠义分别就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ESE理论与方法、工程监测自动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立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创新、消防给水系统关键技术、轨道沿线剧场结构振震双控设计研究以及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专家报告环节,无锡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梁志恒,上海轨道交通十五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正洪,中车智能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春桃等9位行业资深专家分别作精彩发言。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城轨建设的智能转型、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分享交流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无锡轨道交通项目,包括花山车辆段和中医院站等地,实地了解了无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情况。通过参观交流,与会者对无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成就和技术创新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作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行业的开创者、引领者、推动者,始终以行业发展为己任,以新理念新技术助推行业发展进步的同时,致力于搭建深化交流、促进合作的行业平台,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张扬)

    202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32届地铁学术交流会在无锡隆重举行

    11月7日至8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指导,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品牌学术会议“202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32届地铁学术交流会”在无锡隆重举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秘书长,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夏秀江出席会议并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以“绿智融合 持续发展”为主题,携手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院士、设计大师、顶尖专家及荣获詹天佑奖的优秀技术人才,共同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从绿色发展、数字智慧、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开展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联动多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来自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建设运营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及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5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易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无锡市副市长张立军等领导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杜修力、何川,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于松伟、马海志、朱颖、史海欧、黄晓家、朱忠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尚春明,无锡地铁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军等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易军理事长提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着重强调“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重要部署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同时,指出我国轨道交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和战略机遇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通力合作,共同书写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张立军副市长首先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强调无锡紧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轨道交通绿智融合。在全国先行先试,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示范项目,探索中等线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无锡模式,研发了一批绿色建造工艺,打造了一批智慧场景应用,建设了一批数字管理能力,形成了具有无锡特色的绿智融合成果。热忱欢迎广大精英来“太湖之滨-无锡”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携手绘就崭新蓝图。

    主旨报告环节,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作了题为“地铁地下车站双洞密贴顶管机建造技术”的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地铁地下车站建设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围绕“重庆都市轨道桥梁美观设计”的主题,分享了在城市轨道桥梁设计领域的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杜修力就“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川分享“隧道智能建造现状与发展展望”方面的最新成果,揭示了隧道工程领域在智能化建造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无锡地铁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军以“绿色智慧激活城轨技术新动能,多元融合推动持续发展新格局”为题,阐述了绿色智慧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大师报告环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于松伟、马海志、朱颖、史海欧、黄晓家、朱忠义分别就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ESE理论与方法、工程监测自动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立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创新、消防给水系统关键技术、轨道沿线剧场结构振震双控设计研究以及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专家报告环节,无锡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梁志恒,上海轨道交通十五号线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正洪,中车智能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春桃等9位行业资深专家分别作精彩发言。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城轨建设的智能转型、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分享交流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无锡轨道交通项目,包括花山车辆段和中医院站等地,实地了解了无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情况。通过参观交流,与会者对无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成就和技术创新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作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行业的开创者、引领者、推动者,始终以行业发展为己任,以新理念新技术助推行业发展进步的同时,致力于搭建深化交流、促进合作的行业平台,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zhe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