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佳县:稳步推进“十个万”工程建设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红彤彤的枣儿挂满枝头、大棚里蔬菜生机盎然、成片的高粱染红了山头……初冬,漫步沃野乡间,葭州大地处处升腾着希望与生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一幢幢现代化温室大棚里绿茵如锦,一片片经济林硕果盈枝,田间地头、岭头河畔,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

    沃野绘“丰”景,乡村展新颜。近年来,佳县按照“把方向、补短板、强优势、强运营、增奖补”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十个万”工程建设,通过政府搭台,汇聚多种新要素、新动能,助推乡村朝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不断迈进。

    走进佳县刘国具镇马家沟村的山地苹果种植基地,果农们正忙于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马家沟果园建园至今已有六年,虽然还处于初产期,但是经过精心培育,果园的产量已显著提升。目前,香脆可口的“瑞雪”、“瑞阳”苹果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今年的果园已经进入采摘期了,我手中拿的这个苹果品种叫‘瑞雪’,主要以自然生长为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口感脆、果汁多,深受收购商、消费者的喜爱。”苹果园负责人郑拓介绍,今年天气好,没有自然灾害,苹果的长势一直很好,产量也比往年高。

    苹果产业不仅让土地焕发了新生,更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果园每年从苹果的修枝打岔、疏花疏果、套袋、除草、采摘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能吸纳30多个村民长期就业。”郑拓说。

    佳县土质优良,海拔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是山地苹果的优产区。据了解,2024年全县种植山地苹果3.3万亩,挂果面积0.65万亩。全年累计投入山地苹果产业资金829万元,产量预计3400吨,产值4500万元。

    在五女川红薯种植基地上,挖薯机不停地在田间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颗颗体态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摆满了田间地垄。

    红薯采收期,基地每天都有二十多名工人忙碌着,一天务工费140元左右,让农闲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过去我们老两口的收入刚够生活,现在也有营生做了,一年下来还能攒两三万。”朱官寨村民张生梓说。

    “合作社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仅让蔬菜、水果、红薯等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还带动了周边近 200户农户的增收,户均增收达4200 元以上。”基地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佳县大力发展红薯产业,积极引进更多优良品种,着力打造本地红薯品牌,计划发展“佳薯一号”一万亩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有力促进红薯产加销链条延长和产业提档升级。

    从广大乡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入手。今年,佳县结合实际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以“十个万”工程创建为载体,每镇每年至少遴选5个行政村创建“十个万”工程示范村。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县常住农户产业全覆盖,形成“家家有增收渠道、户户有致富项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魏杰鸰)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