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举行办学4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

    12月29日上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办学4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大会由学校党委书记贺一松主持。

    会中,江西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雷杰华指出,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形成三大特色,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注重立德树人,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和教育理念,培育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并向学校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二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强化实践育人;三是提升服务能力,深化校政企合作,为教育强省和现代化江西贡献力量。

    学校理事长黄玉林作学校建设与发展工作报告。他表示,学校坚持“三元育人”校本理念,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复合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提升就业率;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创新教育模式,不断优化环境,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面向新时代民办教育转型的未来,他指出,学校将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必须推进“三个转型”、做好“三篇文章”,才能有序有力有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未来,学校将继续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的新任务、新要求,立报国强国之志,做挺膺担当应科人。踔厉奋发,砥砺奋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应科力量,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立生致辞。他强调,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面临诸多发展挑战。他指出,民办高校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教育现代化,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向学校提出三点希望。

    江西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黄小华致辞。她表示,学院在过去四十年里,成功培养了17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她强调,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建设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昌市新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梅萍致辞。她代表新建区区委、区政府向学校师生及校友致以祝贺。她希望学校以办学40周年为新起点再创辉煌,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希望教师继续潜心教书育人,做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希望应科学子不负韶华、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希望校友们常回来看看,携手探索发展机遇,创新创业,成就人生。

    井冈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旭彪代表兄弟院校致辞。他高度赞扬了学校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三元育人”理念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他表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作为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已见成效。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面向未来共同笃定前行、共谋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网易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何皓瑜代表企业界致辞。她代表公司向学校办学40周年表示祝贺。双方近期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开启校企深度合作。她表示,合作涵盖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成果与教材共编、师资培训及就业支持等八个方面,网易将利用其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优势,确保教学内容紧贴产业需求,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随后,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分别发言,分享了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经历,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表示未来将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积极的热情投身到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更大贡献。

    在大会现场,麒麟软件有限公司江西事业部总经理尹英兰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副校长张敏为学校今年新获批的“工信部第五批麒麟工坊实训基地”揭牌。

    网易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何皓瑜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副校长谢远健为学校新获批的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

    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中心产教融合负责人王晓勃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干甜为学校成为全国首批通过遴选获批“区域企业数智化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资格,授予立项通知书。

    江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部门同志,南昌市、赣州市有关部门同志,南昌市新建区管理局、赣州市、龙南市、崇义县有关部门同志,南昌大学等几十所省内外兄弟高校代表,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学校历任校领导以及各级校友代表等1600余人出席。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