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基建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垃圾的绿色无害化处理已然成为行业亟待攻克的关键难题。在此背景下,中交一公局集团昌金改扩建SSZ1标项目独辟蹊径,创新引入3D打印技术,将建筑垃圾粉碎处理后转化为3D打印油墨,通过机电一体化的高精度增材制造,让建筑垃圾“原地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据悉,这是此项基于空间结构拓扑优化的3D打印技术在项目上的首次实际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施工建造模式,建筑级3D打印技术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它摒弃了对传统模板与支撑的依赖,仅需耗费37%的建筑材料以及64%的人工,即可完成最终成品的生产。同时,其独特的配方既赋予作品坚如磐石的结构强度,又巧妙展现出纹理的细腻与美感,形成了独特而灵活的造型设计,实现了智慧建造、固废利用、减碳节能与艺术美感地完美融合。
3D打印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复杂且精妙的结构设计。这一设计的实现,离不开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和大规模工业级多轴3D打印机的紧密协同作业。毫米级的打印精度,犹如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确保了每一道线条、每一个细节都能得到完美的呈现,使得3D作品在展现出结构的力量之美的同时,又不失细腻的艺术韵味,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令人赞叹不已。
重任在肩,使命如磐。中交一公局集团昌金改扩建SSZ1标项目将始终坚守“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传承并发扬“交融天下、建者无疆”“自强奋进、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充分彰显中国企业在降碳减碳方面的责任担当,为推动我国基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 雷晓芸、袁英杰)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