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又来发传单来啦?”每次老吴来到村里发放管道保护宣传册,村民都会这样打趣的说。正值春节前夕,返乡人员日益增多,老吴总会在这个时候到管道沿线的村庄去进行管道保护宣传,他自己也时常叨叨,“快过节了,到村子里去凑凑热闹”,这一凑,就是十年……
老吴本名吴云岗,是山西分公司临县作业区的一名管道保护工。临县作业区所辖90.6公里管道,社会依托条件差,70%管段是黄土塬地区,尤其是黄河隧道至大度山位置,管道大多敷设在黄土塬峁梁、崾岘位置,反复穿越季节性河流八堡河29次。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地貌特色,造成了汇水影响严重,历年都是防汛重点。遇有持续降雨时,对管道、光缆安全运行形成较大威胁。巡检道路被山体塌方掩埋,或被雨水冲刷中断,巡检抢险困难重重。
要说临县作业区的吴云岗,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说临县作业区最“黑”的那个人,那当属老吴了。2022年汛期,为应对险情,做为管段责任人,按照工作安排部署,吴云岗驻守在刘家塔村驻汛点。村里住宿条件有限,蚊虫叮咬,闷热潮湿,加上汛期连续强降雨对地方基础设施破坏较大,停水停电是常有的事,吃饭、洗澡都成了难题,那段时间老乡家里的玉米成了主食。
2019年8月,临县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为了及时获取管道信息,他第一时间上线巡检,排查管道、光缆遇险情况,检查阀室运行状态。带领巡线工、保驾队伍,拿着编制袋、铁锨、安全绳、救生衣等抢险用具,带上急救包,徒步巡检排查险情。八堡河河水流湍急,汇集肆虐,咆哮着奔流不息,河流水位急剧上涨。他不顾道路的泥泞湿滑,趟过泥沙,踩着河道乱石,深一脚,浅一脚,爬山越岭。看到由于强降雨持续冲刷撞击导致水工损坏,影响管道、光缆安全时,带领着工人,使用编织袋装素土、打钢管桩等临时防护措施防护进行管道、光缆保护。在抢险作业现场连续奋战了10余天,每天晚上12点才撤离抢险现场,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点了,第二天5点就起床继续进行抢险作业,抢险结束后眼睛布满了血丝,黝黑的脸庞也脱掉了一层皮,脚上的血泡被磨平。他用实际行动鼓舞着大家,攻坚克难,就是这样一名名“管道卫士”的守护,险情得到了及时处置,保证了管道受控运行。
日常工作中,他总是冲锋在前,主动担当。无论地面标识、相关工程管理还是防腐管理等,每项工作都做的踏踏实实。2021年,新增优化调整地面标识584根,粘贴国家管网标识2732张,新增一体化高杆警示牌6根。通过地面标识整治,管道标准化工作持续提升,夯实了管道保护基础工作,提升了线路管理技防、物防水平。对相关工程信息及时收集,提前介入,风险管控关口前移,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全程监护,安全完成了5处第三施工。每天通过阴极保护管理系统,动态监测管道阴极保护情况,保证管道电位达标,消减管道本体腐蚀风险。通过管道保护微信“三群”,将管道保护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日常巡检路上,对于管道保护宣传工作,他总是习惯性的每天进行走访宣传,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村庄庙会集市,三句不离本行,经常性的和管道沿线村民唠家常,聊管道保护知识,将管道保护知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管道沿线展开。2021年12月份,临县白文镇南庄村村民秦保贵计划在管道上方建设简易大棚。得知信息后,他不辞辛苦,向户主宣传管道保护知识,讲解陕京管道输送的是高压天然气管道,易燃易爆,一旦天然气发生泄漏,发生事故后的严重性。经过软磨硬泡规劝,最终户主秦保贵理解了管道上方不能进行建设简易大棚的要求,被他的工作热情所打动,对新建简易大棚进行避让管道建设。
他刻苦钻研,技能扎实。吴云岗年龄偏大,但不固步自封,每天巡线回来,借助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并把所学技术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学习使得阴极保护管理、第三方施工管理、管道保护宣传、巡线工培训等各项管道保护工作都能得心应手,并在2019年北京管道公司油气管道保护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铜牌。
这就是临县作业区的一名普通管道保护工,日常管道保护工作,练就了他“顺风耳”和“千里眼”的本领,每一处细小的隐患都逃不脱他的眼睛和耳朵。有人问他,管道保护工作不枯燥么?他总是乐观豁达的回答,陕京管道是国家的能源大动脉,只有管道平安运行,才能让福气造福社会,我们的好日子才能更好。他以对管道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了管道一方平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管网人踏铁有痕、真干实干的精神。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陕京人的职责,保障着线路安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关爱同事,乐于助人,不断把温情传递到每名员工的心里。这就是黄土源上的管道卫士---吴云岗,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事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陕京、保障首都”的誓言!(张强强)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