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由中交二航院EPC总承包的湛江东海岛液散码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凭借创新的设计理念,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展现出的卓越技术与管理水平,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之作。
本工程坐落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北部,共建设1个12万吨油品化工泊位、2个8万吨液化烃泊位及1个5万吨油品化工泊位(同时兼靠2艘1万吨级油品化工船舶),泊位总长1469米,设计通过能力759.5万吨/年。
本工程毗邻已建大重件码头工程,岸线资源紧张,施工空间规划难度大;海域水流呈典型往复流,对水工结构设计与施工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面对这些难题,二航院项目团队依托自有数学模型精准计算,确定了最佳码头前沿线方向,并与科研单位合作,运用物理模型进行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赢得了评审单位及专家的认可。
本工程涉及专业众多,协同设计与管理难度大。为此,项目团队创新采用BIM+SMART-3D正向设计方式,从源头上保障设计质量,通过将各构件、材料及设备真实反映在设计模型中,并用于生成施工图纸,有效减少了施工问题,保障了施工进度与质量。
在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与安全环保管理双管齐下。技术管理层面,项目团队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点清单和措施,落实“三检制”“首件制”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深度应用二航院自主研发的碧木灵管·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涵盖5大板块、33个一级模块、97个二级模块共300余个功能,本工程选取240余个功能,实现项目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智慧建造和建设管理水平;采用虚拟建造技术整合施工进度计划与BIM模型,制作三维可视化工艺交底视频,搭建施工现场物联网,数字化应用贯穿施工全程。安全环保管理层面,项目团队将BIM模型与VR技术结合,打造沉浸式安全培训体验;利用手机软件实现施工要点和安全应急预案的便捷查看;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严格管控进场人员,防止人员滞留引发安全事故;借助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和AI分析,自动识别违规危险情况并预警;运用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测环境污染指标,一旦超标立即预警处置,确保施工环保受控。
湛江东海岛液散码头工程的建成,不仅为湛江港高端化工产业增添强大承载力,助力湛江打造“新丝路”战略支点,更将加快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构建进程,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