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以“交通强国”战略擘画的现代物流体系,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内贸与外贸。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国铁集团携手十家商业银行推出铁路物流金融服务,标志着物流金融进入3.0时代,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开了战略通道。
“三流合一”深度重构物流价值链。2月28日,国铁集团与招商、兴业、中信等9家银行签署《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加上去年开展试点合作的中国建设银行,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合作银行增加至10家。国铁集团与商业银行的协同创新,本质上是对物流价值链的深度重构。通过将铁路运单纳入动产担保体系,使“铁轨上的货物”转化为信用载体;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信用链,让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创新运费保理、仓单质押等二十余项金融产品,使铁路运输从单纯的物理位移升级为价值创造的金融基础设施。依托货运95306平台,创新金融产品,为国铁物流网内的4万家实体企业纾困赋能,彰显了铁路服务国家大局的责任担当,也为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活力。
三方协同打造“以运代储”新模式。国铁集团与银行合作,通过“铁路运费贷”“信用证结算”“铁路单证融资”等创新产品,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在浙江义乌,“义新欧”班列货主通过“铁路运单贷”实现“货未到、款先得”,资金周转效率提升40%;在山东青岛港,铁海联运电子仓单质押模式,让大宗商品贸易商融资成本下降30%。商业银行依托铁路大数据构建风控模型,将信贷服务嵌入物流节点;国铁集团借助金融杠杆放大网络效应,培育多式联运新业态;制造业企业通过物流金融实现“零库存”管理,形成“以运代储”新模式。这种三方协同构建的生态系统,驱动传统物流进化为智慧供应链中枢,进一步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战略投资,为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重塑产业协作关系。铁路物流金融创新,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契合,中欧班列“金融护照”制度破解了跨境贸易信用难题、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降低了全社会物流成本、“铁路+金融”模式正在消弭区域流通壁垒。钢轨与数据链共振、货场与资本市场联通,通过创新生产要素组合方式,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实现了效率变革;通过重塑产业协作关系,推动了质量变革;通过培育发展新动能,加速了动力变革,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物流领域的精彩演绎。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金融供给侧改革与物流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深度跨界融合,既是对降低物流成本的精准作答,更是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前瞻。当钢铁动脉注入金融“活水”,流动的中国必将释放更磅礴的发展动能。新时代新征程,基础设施硬实力与金融创新软实力“双向奔赴”,必将为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李红红、刘伟)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