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聚焦三电 苍南考察团赴中测智联共谋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温州布局

    聚焦三电 苍南考察团赴中测智联共谋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温州布局

    2025年5月12日,苍南县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朱乾兴、詹有聪、黄益钦,苍南县交通发展集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郑昌岳、董建贝,苍南县重大能源中心产业发展处陈翠松,温州市派驻深圳联络组何建、刘学民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到访深圳市中测智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实地参观深圳亿维新能源汽车中央检修工场,重点调研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索地方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途径。

    聚焦三电检修场景,解锁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关键能力

    考察团一行深入亿维新能源汽车中央检修工场的三电检测维修作业区、新能源汽车检修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等功能区域及中测智联 AI 智能诊断设备,详细了解中测智联在三电系统检测维修场景的技术应用优势:

    中测智联新能源汽车整车检测仪可根据车型和VIN码导入整车信息进行AI诊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检测仪、动力电池整包检测仪,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辅助动力、电机、充电机、压缩机等检测仪可自动化模拟实车测量完成故障判断,实现标准化检修服务,提高检测正确率及维修效率;通过检测仪将车辆故障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还可进行云端远程AI诊断,并给出解决方案。

    中测智联还自主研发并搭建新能源汽车AIOT大数据云计算平台,该平台兼容131个新能源汽车品牌、734种车型;收纳250万个元器件以及896GB的车型数据资料及维修步骤。这不仅为维修技师提供检修案例、数据资料查询等服务,同时,多端实时监测修复管理,接入各种检测仪数据信号,用户可随时调用车辆的整车实况信息。

    落地深圳龙华的亿维新能源汽车“中央检修工场”,以市场现有燃油车维修店打造“中央检修工场+星链店”体系,达到对新能源故障车辆“分散初检、集中检修”的目的,李海波表示,社会网点依凭初检能力筛选疑难病症车辆或部件,精准输送至亿维中央检修工场深度诊疗;中央检修工场经精密检测定位故障根源,施行换件维修、修复再生等精准疗法;用成本低、可复制、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解决路径和方案,形成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的中央检修工场和星链店,全球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

    参观期间,中测智联技术负责人李文波现场演示了 800V 高压动力电池综合检测仪等设备的检修流程,展示了针对电动汽车“刹车点头”、“续航虚标”等常见问题的诊断方案,获得考察团高度关注。

    产教融合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在座谈环节,苍南县交通发展集团负责人表示,随着温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45 万辆,苍南作为区域交通枢纽,亟需构建专业化三电检测维修服务体系。中测智联的“检测设备 + 培训认证 + 技术输出”一体化解决方案,与苍南打造新能源汽车后服务产业集群的规划高度契合。

    双方重点探讨了三电维修人才培养与技术落地路径:

    资质认证合作:中测智联作为交通部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证书指定考点,可在苍南设立培训中心,定向培养具备高压安全操作、动力驱动及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及控制系统分析能力的专业认证技师;

    设备技术输出:针对地方维修企业,提供新能源车三电检测设备租赁、故障诊断云平台接入等服务,降低中小门店技术门槛;

    校企协同创新:共建“新能源汽车检修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将中测智联的实车诊断经验与本地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结合,解决产业人才缺口。

    助力地方新能源产业生态构建

    此次考察是苍南县推进“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环节。中测智联董事长李海波表示,三电系统检测维修是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技术核心,公司愿以“深圳亿维新能源汽车中央检修工场”为样本,向苍南输出成熟的技术标准与运营模式,助力地方构建“检测诊断 — 维修服务 — 人才培养”的完整生态链,促进苍南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代,三电系统检测维修的专业化、标准化成为产业刚需。苍南县考察团此次调研,不仅为地方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发展引入前沿技术,更标志着地方产业与头部企业在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协作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双方将进一步细化合作方案,推动中测智联的三电检测维修技术和运营模式在苍南落地生根,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